sub newsletter

博主也是人

在博客世界,和在社会阶层中一样,最爽的事情就是能够轻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信我——无论你有什么习惯、兴趣或爱好,你都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其他人会分享你的乐趣,他们就在你身边——通过博客、Twitter、Facebook群组或者论坛与你交流。

而最棒的是,一些罕见少有的兴趣也能得到满足。我们来举个园艺的例子。这本身是一个具有数十亿价值的市场。园艺爱好者在自己的花园中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蔬菜、本地植物、玫瑰、兰花、百合、水果、传家之宝以及现代的栽培品种。还有些人,受到猖狂的害虫或野草的困扰,不得不使用Round-Up除草剂和雷达(Raid)杀虫剂,完全赞同“化学令生活更美好”的说法。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正在为一个园艺行业的品牌进行公关宣传,仅仅关注“园艺类的博客”还完全不够。有机园艺爱好者们对化学喷剂不感兴趣。而利用种子来播种原产玫瑰的耐心人士(有时要等待3年才能看到一片叶子)对于抗虫并且重复开花的景观玫瑰新品种完全不感兴趣。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事信息交流的人们必须尊重目标群体的个人兴趣。否则,就容易导致冒犯-并且引发负面影响很容易蔓延至各个相关群体。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关于这方面的过失被广为报道,有些公关专业人士依然没有吸取这些教训。就在本周,另外一个大品牌以及它的公关机构因为采取欺诈性的手段而深陷危机。

兴趣的差别至关重要

每个周末,我都会抽出大块时间在森林里游荡,凶猛的蚊子、有毒的常春藤和荆棘的灌木丛都阻挡不了我寻找野生食用蘑菇的热情。回到家(时不时会有令人欣喜的收获),我常常会与一小群拥有同样爱好的网友讨论如何鉴别野生蘑菇。其中,有些人是专业的真菌学者,来自讨论群的信息具有惊人的价值,偶尔还会出现相关的菜谱。(帕尔马干酪马勃菌,有人吃过吗?)当然,这个群组的兴趣在于寻找可食用的蘑菇,但是也有大量时间在讨论如何分辨不可食用的蘑菇,只是为了学习交流,也是兴趣所在。

然而,除了对于可使用蘑菇感兴趣的人之外,还有人单纯喜欢野生蘑菇。他们并不会去寻找无毒的笼葵、牛肝菌和马勃菌。哦,不,他们当然不会。相反,他们想要的是有药物作用的蘑菇。你知道,“神奇的蘑菇”,或者被一些狂热者委婉地称作“医用蘑菇”。如果采摘下来经过加工,就是法律上所指的非法物质。偶然一次,一个热衷这方面的家伙恰巧出现在我们的讨论群中,他企图引发关于他所感兴趣的内容的讨论。在版主将其提出群组之前,他们可能会被敌对和愤怒的声音所淹没。
问题在于,任何方面的讨论都会有的放矢,但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所有内容。因此,公关方面的宽泛概括很可能会导致最糟糕的灾难,至少会浪费金钱和资源,使公关行动效果欠佳。

实用技巧

在我看来,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尊重——具体地说,将目标群体当作个体和人类来尊重,而不仅仅当作“目标”。辨别一个目标群体中所包含的不同兴趣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这样的付出从长期的回报来看却是值得的。与其与大量的“妈咪博主”或“园艺博主”进行交流,倒不如缩小范围,与你经营的品牌拥有同样兴趣的人们深入交流,这才是最佳的办法。

当然,与社会群体(包括博主)的交流方式也需要有所变化。这些家伙并不是记者——大多数是狂热的爱好者,并非出身于专业媒体。采取猎枪打鸟的办法——先利用内容吸引一个观众群,然后等待有意向获取这些信息的人群出现,注意那些不感兴趣而忽视信息的人们。
我认为,想方设法哄骗一个博主(或任何人)来改变其对于某件事物的看法,这种做法并不聪明,也不是好办法。换位思考,如果有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一个品牌公开质疑你所坚信的想法又怎样?或者,更糟糕一点,如果一个品牌根本不尊重你的想法、习惯或信念,而且还千方百计地诱骗你去尝试你非常抵触的事情,结果又会怎样?

保持客观判断力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花时间思考一下可能会发生的最糟糕的局面。如果你所传达的信息或组织的活动会误解该怎么办?如果受众反响消极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产生这些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品牌不受影响,哪种办法对公众来说最为有效?
当为一个品牌进行公关宣传时,注意培养与关键人物的关系,这些人很可能会在乎品牌所表现的价值,由此可以围绕一个产品或服务展开对话,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采取约会的策略来判断并鼓励品牌倡导者——这些人会将自己的积极性与各自的受众进行分享,这种办法也非常有效。但是,这些策略都要求很高,并且因人而异,也正因为于此,这些办法才会奏效。

原创文章,作者:刘晓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878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