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写下这个问题时,脑子里响起一句话:你,不自量力

的确,这个问题是很难给出标准或者所谓准确的答案的,但这又的确是一个会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爆款”,意味着破圈、流量,意味着认知度在瞬间被拔高。尽管“爆款”背后,也必然存在着难以控制的风险,但这依旧是很多打工人想要的KPI血包。

但我们也都知道,很多眼见的“爆款”,并不是瞬间养成的。

一个常见的模式是,品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积累内容,然后等待一个合适的引爆时机;而此前积累的大小内容,在引爆之后,成为受众们自己回过头去挖掘(或品牌主动分享)的一个又一个话题或故事,以此延长主话题的生命力,并最终成为品牌养分。

这个典型的模式,在最近的热点人物谷爱凌身上可以看到。

从下面的媒体报道声量和社交媒体讨论声量走势图,可以看到,“谷爱凌”的海外声量,引爆点是“冬奥夺冠”(2月8日谷爱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摘金),而那之后,连她比赛间隙吃的是馅饼还是韭菜盒子,都轻易成为热点话题。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来源:Cision Communication Cloud Cision全球企业传播云服务平台

此前和她有类似待遇的,是“发个推文就是个新闻”的特斯拉CEO马斯克先生。

2021年11月2日,马斯克先生用中文在推特上发了一首《七步诗》给Humankind(人类),于是大家都开始猜,他到底想说什么?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上:Elon Musk推特账号推文截图;下:部分媒体报道)

其他的一些“爆款”话题人物或事件,还有比如由网飞打造的的《鱿鱼游戏》。在2021年9月开播之后,舆论热度不断上升,周边衍生产品大卖,相关话题持续发酵。网飞CEO泰德·萨兰多斯甚至称,该剧有望夺下网飞史上收视最高的桂冠。

再往前看,有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有这几年在社交平台上一阵又一阵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它们成为热门话题或活动的路上,都经历过什么?

从这些典型或不典型的热门话题案例里,我们看到,“爆款”的成长历程大概是这样:

  1. 一个新内容被发到公共讨论空间里;或者,一个已经存在的内容因为新的社会发展然后重新被提出来。

比如这两年在海外关注度忽然提升的“刮痧”(gua sha),2001年还是一个因为东西文化差异给旅美华人家庭带来纠纷的话题(参见由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的电影《刮痧》),这几年却因为新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认知变化,成为海外受众们好奇且尝试的新鲜事物。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以美国为范围,gua sha谷歌搜索热度过去5年的走势图)

  1. 内容被海内外行业媒体报道,引发行业内大讨论;或者,因为大数据,内容被推送至相关度高的受众眼前,引起集中讨论或参与。
  2. 在媒体或受众开始讨论或参与的过程中,内容里的话题点被拓展;更多领域的媒体,在被拓展的话题点里,找到各自需要的角度,进一步报道。
  3. 内容因为各类媒体的参与,信息露出程度翻倍增长,快速触及到不同圈层的读者,进而引发大众讨论或参与。

结合上面提到的各种案例,在这样的进程中,呈现出来的几个特点是:

  1. 内容为受众提供多重价值(娱乐,社交,思考等),这些价值在内容的第一轮传播中可能并没有明显地显现出来,而是在传播中被参与的媒体或大众挖掘出来的。
  2. 过程中有多个有影响力的人或组织参与其中。
  3. 从内容或时机选择上,与某一大类或几类人群有明显关联性。
  4. 自然出圈或者成为“爆款”的可预测性并不稳定。

在粗略列出“爆款”的成长历程和特点后,我们梳理一下,如果参考这样的历程和特点,企业要尝试去打造“爆款”营销事件或有影响力的品牌事件,大概会是一个怎样的流程?

  1.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是新的,也可以是已经存在品牌理念里的。最好避免简单直接地推介产品,因为明确指向“销售”意图的内容,通常在起点处就会引起受众警惕或抵触。
  2. 内部可以先对这个内容进行头脑风暴,开脑洞,挖掘一切可拓展的内容点,包括亮点和雷点。
  3. 根据这些内容点,筛选可参与话题的、合适的影响力人群(媒体、各领域博主等)。参与可能是出于激励机制或兴趣本身,但即使是出于激励机制,“兴趣”的氛围也依旧很重要。
  4. 为已经想到的“雷点”准备好应对方案(至少要确保老板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5. 对内容的整个传播过程保持监测。对异常流量,无论是自我开发的内容、还是参与者开发出的新内容所带来的,进行判断后,介入引导(替换或加强)。
  6. 从监测结果中获得此前未被考虑到的新鲜内容点和雷点,使之成为下一轮传播中的价值点(娱乐,社交,思考等)

这样一个思路(选择和开发内容→挑选和匹配传播渠道→建立应急机制→实时监测并利用监测结果反哺内容开发),如果放到中国企业的海外传播中,就会多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等。

所以,在这个流程上,我们或许可以加多几个步骤:

  1. 国内海外均有市场的,不妨先在国内尝试,以此在相对熟悉的场景里,把执行的内部沟通流程和反应机制建立起来。
  2. 慢跑前进,按区域设立“爆款”小目标,逐步积累。避免一开始就冲刺或者“全球开花”(当然,如果有“预算太多”的烦恼也不是不可以……)。
  3. 邀请目标区域的内部员工或外部人员作为内容顾问。

“爆款”非一日之功。

就像我们看到的,今年谷爱凌的“横空出世”,去年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瞬间虏获大众关注,其实都不是一时的运气,也不是“天才”两个字就简单概括之。过去几年里,她们那些没有被看见的训练,那些没有被广为传播的失败和伤痛,都是她们今日成为热门所积累的底气。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品牌出一次“爆款”的营销事件,也是一个持续的、多方参与的、精力加金钱双重投入的工作。放到海外传播的需求里,隔着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对策划者们的要求变得更为精细。意外获得的“爆款”,若要转换为品牌的养分,需要有平时的蓄力打底;希望通过主动投入去获得“爆款”,更少不了长久的打磨和积累。

“爆款”是受众看到的,而成就“爆款”背后的“训练”“失败”“伤痛”,才是市场公关传播打工人的日常。而所有的方法论,也都已经存在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老话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与正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你,共勉。

本文作者:美通社海外传播策略高级顾问黄玟

· ——  End  —— ·

产品演示预约:Cision全球企业传播云服务(Cision Communications Cloud®)
利用智能化的平台操作和友好的界面呈现,帮助企业实时收集海外媒体的大数据传播信息,并获得正确的传播效果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对传播策略的持续优化。
  • 全球传播效果实时监测;

广泛的监测范围:提供196个国家,69种语言的监测服务

全面的媒体类型:覆盖各类媒体及主流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 全方面统计与深度分析;
  • 强大的自定义看板;
海外传播日常困惑 | 怎么打造爆款海外活动及有大影响力的品牌事件?
码上咨询

 

原创文章,作者:Wang, Stephan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24467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