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杂志主编的新媒体创业之路

好奇心日报, 伊险峰, 媒体人

从第一财经到好奇心日报

作为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主编,做成中国商业上最成功的财经杂志之后,伊险峰去年开始了创业。

“本来应该再提前三个月的”,伊险峰告诉36氪,“我也提交过一些第一财经改革的报告。国企的改革,总是说要用好现有的人,不能乱,所以就决定还是出来干吧”。

“传统媒体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内容问题,而是效率变低了,同样的发行量,一年前需要 1000 万花在渠道上,现在就需要 2000 万”,曾经认为“死掉的的杂志会是坏杂志”的伊险峰现在部分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从去年 4 月份上线到年底,《好奇心日报》的日访问用户已经跳到一个不小的六位数。达到同样数量的订阅用户,伊险峰在第一财经周刊用了五年。两个多月之后,好奇心的日访问用户已经翻番,而且,“平均每个用户会阅读大概三篇左右的文章”,这个数字高于绝大多数的科技或者财经博客。

“我没有什么资源啊,没带几个人出来,中间还跑了几个”,伊险峰觉得外界的一些说法并不公平,“当年做周刊我也是白手起家。我们这批媒体人出来创业,别人总说是有资源。就说澎湃新闻,他们能有什么资源,不就是整天盯着中纪委的网站吗?”

但是伊险峰没办法否认的是,《好奇心日报》上线初期得到了第一财经周刊的推广支持,不少记者同时为两家媒体撰稿,很多人以为这就是第一财经的内部项目。直到后来伊险峰离职双方才划清界限。

离开了原来第一财经的平台,伊险峰现在感受到了作为创业者的焦虑。曾经在第一财经周刊一呼百应的总编,现在找渠道、谈合作、挖人,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得心应手。

“小米、360、今日头条我都去过,跟人聊,别人一开始都不是很积极”,伊险峰告诉36氪,“我去跟雷军聊了两个小时,聊到最后雷军忘了我是谁了。很多人找他投资,他有自己的一套话,跟谁都这么说”。

雷军没投好奇心日报,但是投了界面。界面曾经要做中国 Bloomberg,现在开始准备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界面的创始人何力,和伊险峰一样。都是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主编。

“你们需要融资吗?”

“融啊!”

伊险峰从柜子里拿出来一盒药片,吃完后又点了一支烟,“最近也见了不少投资人,有些人总想让我做这做那,挺傻逼的。”

伊险峰只想做内容,然后靠广告挣钱,他现在手里并不缺钱。传闻《好奇心日报》上线之前就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十万(日独立访问)用户之前我们都没做过推广”,伊险峰告诉36氪,“后来找了一些推广渠道,但是觉得 iPhone 的推广都是骗子,Android 的问题也很大,有一次突然多了几千个来自宁夏的用户,追踪一下使用的设备都是 V880(中兴四年前发布的一款廉价智能机)”。

“被你们36氪报道之后会有很多下载吗”,和从前指点江山的总编相比,创业者伊险峰现在更关注这些现实的细节。他还从投资人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不用统计周活跃用户,因为广告是按天出售的”,比如“同样的活跃用户,媒体是要比社交的估值低的”,还有,雷军告诉他一开始就要专注移动端,“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啊!”

好奇心日报

伊险峰曾经在 PC 网页端花了很长时间,因为“总觉得深度阅读还是会在大屏幕上完成”。《好奇心日报》一开始借鉴了不少国外成熟网站和杂志的排版,因为美国那边 PC 网页设计积累很深。但是 App 上线之后,他们发现 90% 的流量都来自移动端。

这一下全都得变,“十张图”栏目的信息图原来是横版的,还准备了很多交互方式,但是到了手机上要变成竖版,细节也要大幅度精简。

目前《好奇心日报》在移动端使用的是瀑布流,再参考了 Paper、Yahoo Digest、Timeline 这些先锋的新闻 App 之后,伊险峰觉得未来要卡片化。

“有一个细节要添加,就是阅读进度条。很多读者反映,一定要让我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文章看完。我就奇怪,你是来看文章的还是进度条的”,伊险峰说到这里显得有些无奈,“我还做了一个妥协,就是文章要有小标题”。

在第一财经周刊的时候,我学习到的第一条军规就是:“文章不准有小标题”,因为“会让阅读体验支离破碎”。

伊险峰所做的妥协还不止于此,刚上线的时候他们更多强调坚持精品内容,而目前《好奇心日报》的内容制作周期已经向36氪这样的科技博客看齐。

我不用朋友圈

“平均每个作者每天一到两篇文章吧”,《好奇心日报》负责“非麻瓜组”的联合主编黄俊杰认为和杂志的写作节奏还是完全不同的。好奇心日报分为“智能”、“娱乐”和“城市”三个板块。“麻瓜组”是后两个板块的同学的自黑,所以黄俊杰负责的“智能”板块就是“非麻瓜组”了。

这种三个截然不同的主题混搭的方式体现了伊险峰对内容的固执,“我就懂点内容,读者想要什么我还是清楚的”,在第一财经周刊的时候,伊险峰就把采编队伍划分为“ 大公司”、“快公司”和“炫公司”三个组。

作为参与过 ifanr 创办的黄俊杰,回忆起和自己同时开始写科技博客作者,发现自己是仍在坚持写作的少数异类。经过 2012 年的短暂创业之后,他加入了第一财经周刊。他最能理解写作周期和文章质量之间的关系,“文章写的再好,一个星期之后再发出来就没人看了”。

“你们(36氪)的一个对手,偶尔文章还不错,但是量上不去也是白搭”,伊险峰提到了另外一家和自己比较熟悉的科技博客。

处理周期变短之后,《好奇心日报》的文章和一般的科技博客开始出现同质化。好在好奇心日报的设计比别人家更漂亮,而且伊险峰早有准备。

好奇心日报有三个特色的栏目:长文章、十张图和 Top15。Top15 是好奇心日报选出来的 15 家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类的公司,这其中包括苹果、Google、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优衣库、星巴克。体现了伊险峰和同事们的喜好和判断。

“如果通过栏目和产品的设置,能让用户在一篇文章上的注意力从两分钟提高到四分钟,那我认为这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伊险峰承认用户在移动端越来越浮躁,但是他总希望《好奇心日报》能够部分对冲这个趋势。

好奇心日报的三个合伙人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点,就是都不用朋友圈。伊险峰觉得朋友圈是一个“认知陷阱”,让你以为外面的世界就是你周围这些人的喜好。

“我也不喜欢新闻推荐,我试了好几家的产品,觉得最后都是在推段子”,伊险峰自己也招募了数据挖掘的团队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但是他反对诱导用户点击的思路,“如果用户对两件事情的了解分别是 80 分和 20 分,你更应该推荐哪一个呢?我觉得应该是后者”。

但是目前这仍然是推荐系统很难做到的,只能靠人。但是人不够快,而且人是会老的。

“(第一财经)周刊原来的定位是 25 岁左右的读者,文章都是写给他们看的,但是不知不觉整个团队年龄往上走,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伊险峰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老东家。

那《好奇心日报》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目前他们记者的平均年龄 26 岁,加上编辑是 27 到 28,根据好奇心日报的 Slogan,是这些年轻人在用自己的口味和判断在满足读者关于“商业”、“新闻”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的好奇心。

 

作者:Zuo
来源:36氪

原创文章,作者:祁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0922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