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人大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专访

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专访。专访围绕着“国际化与实践教学”、“人大如何应对EMBA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以及“人大商学院如何面对互联网教育所带来的挑战”这几个问题展开。

北京2017年6月13日电 /美通社/ -- 国际化与实践教学几乎是每个商学院都强调的,人大商学院是如何将之贯彻于教学之中,令两者并行不悖?从2017年起,EMBA 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人大商学院将如何应对?而面对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带来的挑战,人大商学院是否做好了准备呢?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就这些问题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专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

在2016年《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行榜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人大商学院)排名第43位,成为第一家MBA、EMBA 以及高管教育项目都入选此榜单的中国内地商学院。而在此项排行中的一个单项“较佳学习目标达成”评选中,人大商学院闯进前十,位列第九。“这个单项奖更让我们欣慰。”人大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对《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记者说“这说明我们一直坚持的治学之道 -- 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以下是参访正文:

贴近实践才能重树视野

HBR:对于今天的中国商学院来说,首要挑战恐怕莫过于 EMBA 入学要参加研究生统考的规定。人大商学院如何应对挑战?

毛基业:在 EMBA 生源方面我们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 EMBA 要求学生至少具备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很多 EMBA 学员的年纪较大,长时间不用高数、英语等,让他们通过考试的难度非常大。但我们觉得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考虑如何应对这个挑战。从长期来看,我们希望从2018年开始,全国 MBA 教指委会用更合理、更规范化的方式去解决之前普遍存在的自主招生引发的问题,同时又能找到比较合适的联考方式来解决 EMBA 学生入学问题。

从短期来看,人大商学院主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应对:1开展后 EMBA 项目。该项目是一个非学位项目,主要针对已具有 MBA 或者 EMBA 学位的学员,提供的一个为期一年的延展、延伸学习项目;2和 MBA 项目衔接。2017年 EMBA 招生会有 MBA 化的倾向,会低龄化、学术化。同时也会通过适当的奖学金等激励机制将MBA的某些生源吸引到EMBA项目中;3国际合作。和海外名校,尤其是有差异化办学资源的学校进行国际合作。其实以上解决方法核心的就是要依靠创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HBR:人大商学院一直强调教育改革,尤其是针对 EMBA、高管教育项目,为什么高管教育改革如此重要?人大商学院在改革中秉承的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毛基业:高管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高管教育离实践较远,理论性较强;二是很多人将 EMBA 当作是富豪俱乐部或者拓展人脉的地方。这两个极端都有它的问题,其实高管教育还是应该强调学习,因为 EMBA 本质上还是一种学位教育。大概两年前,我们给学院的定位是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这和人大的历史传承有关,人大商学院是新中国做现代管理教育的发源地;同时,我们长期贴近企业实践,有很多老师长期为企业做咨询。

教育应该彻底改变人生,应该全面体现价值观和领导力。我们做 EMBA 和高管项目时,不仅强调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还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实用性。事实上,只有当与实践相结合时,学生才会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如何改变思维,重新看待管理实践。落实在教学上就是强调行动学习、反思学习。反思学习是人大商学院 EMBA 项目的一个特色。我们的 EMBA 学员每天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下午学习结束后都会专门留出相当长的时间来做反思。

HBR:说到反思,商业道德是中国企业家普遍被诟病的问题,在人大商学院,尤其是 EMBA、高管教育的项目里,多大比例与商业道德相关?商业道德是能被教育出来的吗?

毛基业:我觉得商学院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商业道德,商学院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但却很难重塑一个企业家的商业道德,而且这也不现实。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当前商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也有它的合理性,这可以用马斯洛模型解释,中国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野蛮性竞争的商业环境,缺乏市场监管和法制。企业要生存,首先要满足低级的生存条件,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它们才会考虑做一些让人尊敬的事情。我觉得这确实和整个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我们尚不健全的市场环境有关。

但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人大商学院其实从本科教育开始就一直强调要教育学生做受人尊敬的事,每个学生一定要持续参与一件公益事业。EMBA 班级也会去做一些公益,但这些远远不够,所以我们逐步在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中渗透社会责任的内容。

创新教育在于建立心态

HBR:治学国际化是近年来人大商学院特别强调的,并提出学生、教学项目、师资和学院治理4个国际化的方向,前3个很好理解,第4项是如何执行的呢?

毛基业:要说学院治理国际化首先就要从国际认证讲起。我们是国内第一批通过国际上两个较权威的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 EQUIS 和 AACSB 的学院。国际认证考察的是学院的治理能力,其核心是教授治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做什么决策?谁来做决策?怎么做决策?通过做国际认证给我们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教授真正治学,这体现在我们所有教学项目的管理更加专业化。

学院治理分为三个方面:1战略管理。采纳国际上较佳实践使命驱动的战略管理。2教学过程管理。要严格按照国际化流程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3资源管理。对高校和商学院来讲,重要的资源就是师资和教师的资质,所以师资也必须要国际化,比如说采取国际化的招聘流程,要实现长聘制。

HBR:国内很多商学院都在强调国际化,人大商学院长于其他商学院的地方在哪里?

毛基业:人大商学院一直强调创新学习,国际化其实也是在学习不同文化和不同理念的过程。人大国际化主要在两个方面具有特色:1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商学院组织,现在我们成为全球高端管理联盟 (GNAM) 中的一员,GNAM 由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等全球27家一流商学院组成并打破以往的双边合作关系,是一种多边的关系联盟。它较大的优势在于为人大商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和国际上顶尖商学院交流的机会。2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合作的双学位项目。学生在完成人大商学院课程之后,继续去耶鲁学习一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而且从学院治理方面来讲,也是给院长一个学习的平台、交流的机会。院长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其他商学院目前关注的内容,预先知道自己商学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HBR:提到创新,为了响应国家的“双创”号召,中国许多商学院都设立了创新、创业课程,人大商学院也不例外。创新、创业课程如何设计才做到“学以致用”?

毛基业:双创其实对 EMBA 高管培训方面有两个影响:1满足企业家二次创业的需求。现在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多企业家都会有二次创业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会渗透一些相关的内容,能有利于他们的二次创业。2培养创业心态。无论是在高管培训、MBA 教育还是本科教育上,创业创新的课程最根本之处在于对学生心态的培养。我们并不指望有了双创课程之后,创业的比例增加了20%,这未必是件好事。这种课程较大的意义在于给学生一种用创业精神、创新方法去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态。

传统教育模式不可取代

HBR:近年来许多国际知名商学院都开设了大量工商管理硕士必修课之外的选修课程,包括人文、艺术、心理学等,人大商学院在这方面是否也有相应的改进?

毛基业:我们的确做了一些调整,MBA 教育过去太强调技术性和工具性。商科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领导力,领导力核心的是价值观的建立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其背后是很多交叉学科的支撑,这些交叉学科其实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人大商学院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利用人大深厚的人文社科沉淀,但这在以往的教学、招生和培养环节上反映得不够充分。

我们最近做了改进,给 MBA 学生提供弹性学制。比如有些学生希望快点毕业,有些学生想要多学习几年。那些想要放缓学习进程的学生,在一年内学完必修课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在第二年、第三年选择旁听选修其他人文科学等课程。我们人民大学其实较大的优势就是在人文社科,所以在最近几年的课程改革里,特别是在选修课里加入了大量的人大优势学科。从近两三年的实践来看,给学生的价值还是很大的。

这点在招生方面也发挥了一些作用,由于最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北京地区的 MBA 报名几乎是零增长,但是人大的 MBA 项目每年大概有30%-40%的增长,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有诸如互联网金融这种有时效性的项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人文社科的机会。这个也是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HBR:你特别强调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也提到象 MOOCs 这样的在线课程给教育带来的改变,在人大商学院是否也开设了在线教育课程?

毛基业:我觉得互联网+对教育行业一定会有冲击和影响。MOOCs 就是互联网+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案例,但我不认为它会彻底取代传统教育。我个人特别看好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学员在 MOOCs 上学习基础概念,在线下课堂上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授教育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对于高管教育它的不可取代性在于,面授本身的价值不在于传播知识,重要的是交流、解决特定环境下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老师已经开始制作2门 MOOCs 课程,下一步就是要将之和课堂整合到一起。由于我们的老师更了解中国企业情况,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会结合本土案例,进行解剖麻雀般讲解,以解决实践问题。不过在制作这些教学视频时,我们也发现,对于高管来说,让他们持续在网上进行30分钟以上的自学相当难,通常5-10分钟的视频较受欢迎,这也证明了课堂教学的不可替代性。

商学院要建立差异化优势

HBR:你认为中国商学院教育与国际顶尖商学院教育差距是什么?

毛基业:我觉得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和国外的差距还是蛮大的,中国的商学院教育是近30年的事情,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也可以说是野蛮生长的30年。中国多数商学院较大问题就是高度同质化,缺乏差异化,绝大多数都是科研型商学院。和国外商学院相比,中国商学院较大的差距就是缺少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成熟度较低。中国商学院经过野蛮生长30年,现在要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提升战略管理、提升成熟度,强调教学创新。2没能真正走进企业,科研教学缺乏本地化和多样化。商学院的特征是要贴近企业,商学院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的过程就是把企业的较佳实践,前沿实践带到课堂中来。

现在正好是经济转型期,每个商学院都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只有培养出自己的特色,才能进入更理性的竞争。

HBR:颠覆商学院的说法近年来甚嚣尘上,你认为学生能够从商学院教育中得到哪些不可替代的能力或者受用一生的知识?

毛基业:我觉得商学院教育给学生带来较大的价值有两个,一是给在其他领域工作且具有一定管理经验,但又缺乏系统性知识反思的人提供一个职业生涯转换的助推器。第二个价值在于,商学院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这些商学院学生有共同的语言、类似的经历。

HBR:你未来工作的重点以及您对商学院发展的期待是什么?

毛基业: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为了在2025年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比较清晰的路线图。首先,师资的培养,要通过制度化建设,做多元化师资建设;其次,要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一流商学院,科研就要进入全球前100名;再次,在服务中国企业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最后,提高人大商学院的整体硬件水平。

背景介绍

近10年来全球商学院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挑战。特别是每当有商界丑闻曝光时,人们总会将矛头指向商学院:这些号称致力于培养商业领袖的高端学习机构,到底是如何教育管理者的? 这样的质疑在中国同样存在,公众们质疑商学院的治学根本,部分雇主们认为 MBA 的价值被高估了;而更令中国商学院头疼的是经济下滑导致 MBA 报考极速下降,同时近年来政策的一步步变化,也让 EMBA 和高管教育招生越来越艰难。

各大商学院都做出了应对之策,事实上,早从2009年起,人大商学院就开始进行教育改革,目标非常明确:做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从2014年起,人大又进而提出新的目标:学院教育要增强国际视野。

针对“国际化”,近几年来,人大商学院在学生、教学项目、师资和学院治理4方面全面快速地提升了国际化水平,成为国内第一批通过国际上两个较权威的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 EQUIS 和 AACSB 的学院,并成为由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发起成立的全球高端管理联盟 (GNAM) 的成员之一;针对“最懂中国管理”,人大商学院多年来始终奉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毛基业就指出:“商学院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其本质还是强调学习,所以人大商学院要让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上更具备实践性与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的体现就是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性学习和行动学习。”在这样的治学目标之下,虽然近年来北京地区的 MBA 报名几乎是零增长,但是人大商学院的 MBA 项目每年仍保持30%-40%的增长,EMBA 录取人数也稳步增长,在2016年,甚至出现录取名额供不应求的情况。

毛基业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2008);2009年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导师;2010 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导师,2010年、2011年和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作者。他也是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国内管理学界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构建的领先学者和推动者。

消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中心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众号“全球TMT”发布全球互联网、科技、媒体、通讯企业的经营动态、财报信息、企业并购消息。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