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世界镇痛日,了解一种令人绝望的痛

2021-10-11 15:00 2831

上海2021年10月11日 /美通社/ -- 我们身边有一群人,感受着痛不欲“生”的疼痛,面对的却不是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喜悦,而是日复一日,令人绝望的死亡恐惧——癌痛。10月11日是世界镇痛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燃石医学将带大家了解癌痛,同时呼吁共同关注癌痛人群。

中国医学界常见的疼痛分级法为NRS数字分级法,将疼痛感受分为0-10级。0为无痛感,10为自身所认为的最痛。其中,轻度疼痛(1-3级),类似刺手背、用力鼓掌的感觉;中度疼痛(4-6级)包括切到手、扭伤等;孕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最高可达7-8级的重度疼痛水平,然而,单纯晚期肿瘤压迫神经引发的癌性疼痛可达到10级。[1]更别提其他因癌症或癌症诊疗引发的叠加疼痛。

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癌症患者与癌痛共存,艰难度日。约2/3的癌症晚期患者不仅要疲于接受种种治疗和心理压力,还不得不忍受癌痛带来的失眠、焦虑,更有甚者,连正常的生活和交流都成为了一种奢望[2-4]

癌痛,挥之不去的大魔王

癌痛一部分来自疾病本身,一部分来自诊断和治疗的过程[5-8]

肿瘤会引起压迫性疼痛,如肿瘤侵犯骨骼,严重情况下可直接造成骨骼断裂;肿瘤自身也会引起感染,从而产生炎性疼痛;另外,肿瘤还会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影响人体神经系统,使大脑错把其他信号处理成疼痛信号,从而产生疼痛。当这些疼痛发生,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往往会超过分娩时的疼痛。此外,还有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活检、化疗、创口护理等创伤性疼痛的叠加。

然而,疼痛的刺激还不是癌症最可怕的地方,持续且无尽的折磨才是最难熬的!即便有时病情好转,疼痛也不会随之消失,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卷“痛”重来。因此,采取适当的镇痛治疗很有必要。

镇痛,刻不容缓

80%-90%癌症患者的疼痛,可以通过药物等途径获得有效控制[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法[1]:不同程度、性质及原因的疼痛,可以单独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之类的抗炎药、或是可待因这种类似鸦片的弱止痛药物、更重度的情况可使用止痛更加有效的吗啡、杜冷丁类的强镇痛药物,配合其他必要的辅助药。这类镇痛治疗能使绝大多数癌痛患者的痛苦得到缓解,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部分成瘾性镇痛药物的使用都有严格限制,且部分患者仍存在 “癌痛只能忍着”的认知,现实是,世界范围内有近八成患者几乎没有获得过针对疼痛的医疗[2],[9]

另一方面,阿司匹林这类抗炎药和鸦片类弱止痛药物的镇痛作用是有“天花板效应”的,也就是说仅对一定范围内的疼痛有效,一旦疼痛超出范围,即使再加大剂量也无济于事,因此这两大类药物仅推荐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用于缓解重度疼痛的强镇痛药物,虽然强效无上限,但也存在耐受性和成瘾性的问题,并不能长期无限制地使用。

对于进展到中晚期的癌症患者来说,癌痛在所难免,即便通过药物治疗,也只能做到以最小的负面作用减缓疼痛,不能彻底消除。要想远离癌痛,从最源头开始防治才有效且靠谱。

面对癌症,主动出击,解决癌痛风险

癌痛往往会随着病情的进展愈演愈烈,早期是轻微疼痛,到中晚期逐步加剧,形成令人绝望的癌痛。因此越早发现癌症的踪迹,甚至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并及时干预,就能尽早阻断癌痛的发展势头。WHO关于癌症的报道显示,癌症防治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心态和定期的筛查预防[10],但由于癌症发病仍有诸多不可控因素,比如环境污染、年龄增长等等,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远离癌痛真正有效的途径。

癌症筛查的手段一般根据不同癌种的需求、受检者的年龄和风险因素而有所不同,比如通过肠镜检测筛查结直肠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乳腺钼靶来筛查乳腺癌,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癌。目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辅助筛查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与此同时,也不断有创新的癌症早期筛查技术取得进展,如燃石医学布局的多癌种早期检测,即通过血液进行筛查多种癌症,具有无创和便捷的优势,未来将是肿瘤早期检测的有效辅助手段。

我们呼吁大家提高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通过科学的手段,选择适合自己的癌症早筛方式,筛查早期癌症,主动出击。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世界少些受癌痛折磨的患者,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08-27.

2.  Hanna, Magdi; Zylicz, Zbigniew (Ben) (编). Cancer Pain. Springer. 2013-01-01: vii & 17. ISBN 978-0-85729-230-8.

3.   Marcus DA. Epidemiology of cancer pain. Curr Pain Headache Rep. 15(4):231–4.

4.   Sheinfeld Gorin S, Krebs P, Badr H, 等. Meta-analysis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J. Clin. Oncol. 2012-02, 30 (5): 539–47.

5.  Portenoy RK.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The Lancet. 2011;377(9784):2236–2247. doi:10.1016/S0140-6736(11)60236-5.

6.  Twycross R & Bennett M. Cancer pain syndromes. In: Sykes N, Bennett MI & Yuan C-S. Clinical pain management: Cancer pain. 2nd ed.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8. ISBN 978-0-340-94007-5. p. 27–37.

7.  Urch CE & Suzuki R. Pathophysiology of somatic, visceral, and neuropathic cancer pain. In: Sykes N, Bennett MI & Yuan C-S. Clinical pain management: Cancer pain. 2nd ed.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8. ISBN 978-0-340-94007-5. p. 3–12.

8.  Koh, M; Portenoy, RK. Bruera ED & Portenoy RK , 编. Cancer Pain Syndro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53–85

9.  Deandrea S, Montanari M, Moja L, Apolone G. Prevalence of undertreatment in cancer pain. A review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Ann. Oncol.. 2008;19(12):1985–91.

10.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消息来源:燃石医学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医药健闻
微信公众号“医药健闻”发布全球制药、医疗、大健康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