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东浩兰生上海外服发布“长三角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发展调研报告”

建设“产业业导向、精准对接”的职业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平台
2019-06-17 09:00 6901
近日,东浩兰生上海外服联合国家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联盟、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发展调研报告》。

上海2019年6月17日 /美通社/ -- 近日,东浩兰生上海外服联合国家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联盟、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发展调研报告》,通过对来自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昆山、无锡、合肥等7个长三角城市近400家企业的调研,研讨在全球化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企业技能型人才配置和培养的现状与趋势,积极利用国家新政策的指导和鼓励,共同合作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帮助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科学发展体系,助力长三角地区产业企业发展和打造高技能人才团队。

根据调研,企业高度关注职业技能教育相关政策,但真正参与和使用过政策的企业占比却并不高。98%的受访企业表示关注国家关于职业技能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75.1%的受访企业表示了解国家职业技能教育政策。但1/3的受访企业却从未参与或使用过职业技能教育相关政策。受访企业参与或使用的职业技能教育政策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政策(31.7%)、技能补贴政策(28.5%)、技能人才职称认定政策(24.2%)和职校生实习政策(23.8%)。

受访企业参与和使用职业技能教育相关政策情况
受访企业参与和使用职业技能教育相关政策情况

调研显示,企业对技能人才存在普遍需求,且薪酬高于一般人才。在受访企业中,年招聘量在50名以下的占80%,年招聘量在50-100名的占12.8%。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技能人才工资中位数为9.54万元,高于全市平均工资的8.56万元。

根据调研,仅有1/4的受访企业曾与职业技能类院校开展过校企合作项目。其中,校园招聘合作占65.3%,实习计划占58.3%,见习计划和联合定向招生培养各占36.1%,而送企业职工进院校培训的仅占15.3%。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目前职业院校培养体系的实用性不强。技能人才培养的短板主要为:课程项目缺乏实战型内容(56.9%);实务型技能师资匮乏(38.8%);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目标不清(35.9%)。

受访企业认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短板
受访企业认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短板

受访企业对自身开展员工技能再教育的满意度也较低,且表示采用方法传统,资源有限。仅38.4%的企业对目前技能员工继续再教育的成果表示满意,56.2%的企业表示成果一般。企业为职业技能员工提供的继续再教育方式主要包括:组织内部技能培训(72.6%),师傅带徒弟(59.4%),聘请外部专业培训机构(33.8%),鼓励自学并报销学费(33.8%)。

受访企业为职业技能员工提供的继续再教育方式
受访企业为职业技能员工提供的继续再教育方式

在调研中,19%的受访企业非常愿意参加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级跨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中心,70%的企业对此持观望态度。14.6%的受访企业非常愿意参加职业院校师资进入企业技术岗挂职项目,68.7%的企业表示需要进一步了解。

上海外服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罗湘军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的各行业的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机遇,国家也进一步明确了以校企融合的方式加快各类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保障。在此利好条件下,要积极建立“产业导向”的长三角一体化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产业企业参与到院校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包括标准、教育、实训等。而实现“产业导向”的前提是“校企融合、精准合作”。“精”是与企业联合建立培训平台,“准”是分技能层次定位培训体系,制定动态化的技能人才发展标准。未来,建议通过四大举措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发展:一是建设高效协同的校企合作组织,开展高层次、持续性校企合作交流,推进双赢性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校企合作标杆体系;二是设立技能人才鉴定标准,联合人才胜任力研究、技能标准体系研究;三是建立全环节的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师资的联合开发及配置,企业要在培养环节全程参与,推进用人端与供应端的数据对接;四是建设产业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提供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政策支持,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参与职校联建。

消息来源:上海外服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相关链接:
美通社头条
微信公众号“美通社头条”发布新鲜、有趣、重要的企业与机构新闻,由全球领先的企业新闻专线美通社(PR Newswire)为您呈现。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