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北京和睦家医院:有些急症不能等 特殊时期也需要看诊

2020-02-14 09:00 6605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特殊时期,哪些急症不能等?哪些急症拖不得?哪种情况需要去医院就诊呢?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医生牛晶和北京和睦家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林静为大众进行解答。

北京2020年2月14日 /美通社/ --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特殊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由于医院人流密集场所,并且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数处于非健康及免疫力低下的状态,因此为了减少人流及交叉感染,更多人选择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非必要,不出门。

那么,哪些急症不能等?哪些急症拖不得?哪种情况需要去医院就诊呢?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医生牛晶和北京和睦家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林静为大众进行解答。

牛晶介绍,骨科急诊最主要的就诊原因是骨折与外伤。骨折的典型特征是疼痛、畸形、肿胀和功能障碍。如果不慎摔倒或其他外伤引起肢体或躯干的剧烈疼痛、肿胀,甚至有肉眼可见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这种情况大概率是骨折,毋庸置疑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的。医生会根据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判断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情况,简单无移位骨折不需要手术治疗,但需要石膏、支具等固定治疗,避免进一步损伤。而复杂有移位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开放性骨折、脊柱骨折伴椎管内占位和其他对肢体造成畸形及功能障碍的骨折,则需要尽快就诊及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最近由于疫情,虽然大家外出活动减少,但在家做饭较多,出现刀切伤的比例也有增多。有些人可能认为刀切伤是小事,现在疫情较重不愿去医院,并且家里都备有消毒液,消毒一下用创可贴包上就好。对于表浅的刀切伤,这样做是可行的,但是不恰当的使用消毒液或处理不当,仍然会有感染的风险。而对于更严重的、较深的刀切伤,如伤及手部肌腱,影响到手部的正常功能,则需要及时到急诊处理伤口并且进行手术修复缝合。

除了骨折,一些急性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腱、韧带断裂也能引起疼痛、肿胀和肢体功能障碍,也需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如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肩袖撕裂等。这种情况,急性期一般需要镇痛、制动处理,虽然不需要急诊手术,但是也是限期手术,拖延太久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更严重、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既往有颈椎、腰椎疾患,在疫情期间,长期宅在家“葛优瘫”,则会有急性颈椎、腰椎间盘脱出的风险,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这种也是要急诊就医,必要时需要急诊手术解除压迫。

除了上述情况,一些突发的急性疼痛,也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其他轻、中度的长期慢性疼痛,如骨性关节炎,在家办公、玩手机引起的颈腰部酸痛等,这种情况在疫情期间,先尝试在家适当休息,适量的肌肉锻炼及口服布洛芬等药物,一般两周左右如能缓解,尽量不来医院就诊,等春暖花开、疫情散去之时,再来就诊进行正规系统性的治疗。但是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无法缓解,还是要及时就诊,避免更严重不可逆的疾患。

在家办公、玩手机引起的颈腰部酸痛等,疫情期间可先尝试在家适当休息
在家办公、玩手机引起的颈腰部酸痛等,疫情期间可先尝试在家适当休息

在耳鼻喉科方面,北京和睦家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林静介绍,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大意。

第一,严重耳痛,而无咽痛;尤其是孩子,很大可能是急性中耳炎发作,这就需要到急诊就诊,一旦确诊,开始抗生素等治疗,耳痛还有可能是耵聍栓塞了外耳道,这种情况也不是在家等就能解决了的问题,仍然需要尽早到医院清理耳道,否则耵聍会引起外耳道炎,疼痛级别进一步升级,同样需要抗生素治疗。

面对疫情,生活起居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也会引发“突发性耳聋”。
面对疫情,生活起居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也会引发“突发性耳聋”。

第二,突然听力下降;尤其一侧耳朵突然发生的耳鸣和耳堵,极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这个很流行的现代病,面对疫情,生活起居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都是发病原因,此病治疗效果及预后都和治疗开始的早晚相关,所以不宜迟疑,应尽早到医院检查耳朵和听力。

第三,严重鼻出血;是指自行捏鼻三分钟出血不能止住;或者一天之内反复鼻子出血,每次大于10分钟的,应该到耳鼻喉科检查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可自行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最好咨询一下自己的内科医生是否可以停用抗凝药2周。

第四,有犬吠样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孩子;这种症状高度怀疑急性喉炎。孩子越小,发生气道痉挛甚至窒息的风险越大,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医生提醒,特殊时期,市民不必过度恐慌,畏惧来医院就诊而耽误病情。北京和睦家医院严格按照卫健委要求,制定一系列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和防护措施,以及特殊时期手术流程。在做好所有防控的同时,仍然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消息来源:北京和睦家医院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医药健闻
微信公众号“医药健闻”发布全球制药、医疗、大健康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