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天津开发区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

2016-11-21 17:00 6785
天津开发区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区为依托,持续推进美丽泰达建设。加快建立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国天津2016年11月21日电 /美通社/ -- 天津开发区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区为依托,持续推进美丽泰达建设。加快建立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抓好源头治理,推动清洁能源使用,鼓励绿色建筑应用,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推动区域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企业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区域环境宜居化、环境风险可控化、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深入推进“四清一绿”行动,围绕大气、水、土壤、危险废物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量、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和PM2.5年均浓度值下降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积极推动热源厂脱硝设施改造。实施重点企业VOC及异味治理工程。加强工业烟粉尘控制,鼓励使用低灰优质煤或清洁能源。强化扬尘污染防控防治、机动车氮氧化物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治理。

强化水污染防控。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污水处理及再生水供应的市场化机制试点,完善污水管网。开展污水处理厂出水提标升级改造,推动重点污染行业工艺废水的源头处理和深度处理。实施东区东排明渠治理改造、西区景观河道和湿地优化改造工程,完善北塘企业总部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全部纳入北塘污水处理厂,适时推动西区污水处理厂增容扩建。

加强土壤环境治理。适时搭建覆盖全区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和监测体系,建立污染场地清单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及修复试点示范。制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强制调查制度。建立土壤污染应急机制。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原则上禁止涉及重金属污染排放的企业落户,逐步淘汰、搬迁涉重金属企业。

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建设危险废物物联网监管系统。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联单制度试验项目。统筹利用自建与滨海新区污泥处理设施,实现污泥零填埋。选择有条件的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开展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推广餐厨垃圾就地生化处置设施。到2020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施行清洁生产,在能耗物耗较大以及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等涉重、涉危、涉味重点行业全面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行业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广泛开展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能源审计、能效水效对标、ISO14001 环境管理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等绿色行动。

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在全区范围内探索建立环保违法企业信息监督举报以及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企业环境风险防控,实施企业环境风险全过程控制。建设智慧环保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环境及污染源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建立环境风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环境监测机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环境准入门槛,健全落后产能企业和重污染企业退出制度。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体系,建立企业环境年报制度。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行环境服务第三方制度,推进环境服务专业化发展。完善环境保护社会共治,积极推进公众自我行动,健全社会公众监督机制,充分保障民众环境诉求。

二、强化节能低碳发展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落实天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禁止新建燃煤供热锅炉,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普及清洁能源,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实施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示范项目,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建设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公司南港风力发电项目,鼓励企业自主开发使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新增供热面积全部实现热电联产、燃气或其他清洁能源供热,实施热源二厂等煤改气工程。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及总量控制。到2020年,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以上。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现有热源厂供热锅炉、发电机组和供热管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生产和转换效率、降低损耗。建立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形成用能效率持续改进机制。推进实施重点节能项目,推广大型电机无功就地补偿、无功自动补偿和动态补偿技术。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在重点耗能行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和蒸汽冷凝水回收。推行市场化节能机制,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项目,积极开展能效对标。到2020年,开发区(不含南港工业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力争达到峰值。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按上级要求推动落实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面实施精细化绿色建筑设计,鼓励推进BIM及集成建筑等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新建住宅四步节能、公共建筑三步节能,鼓励和引导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与示范。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按二星级、三星级标准设计、建设。政府投资工程率先试点绿色工业建筑,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业建筑。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大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网络,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利用。到2020年,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完善慢行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到2020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创建低碳示范小区,引入先进的低碳理念和技术,开展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植物立体种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小区中水回用等工程。开展家庭碳减排系列活动。

强化低碳节能管理。提高低碳节能准入门槛,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能源审计、能效对标、节能考核。推进能源智慧化管理,建设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施能源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依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逐步建立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制度。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推行能效标识、水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推动企业自愿碳减排工作试点。建设低碳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开发区企业碳排放监管能力,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核算体系,逐步扩大企业碳盘查范围,建立区域温室气体核算制度。定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推动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领域专项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鼓励相关领域制造、研发、服务企业落户发展。围绕汽车、装备、电子等重点行业,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性骨干企业。

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共生体系。丰富完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4条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构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展区域工业共生识别,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促进源头减量,提高资源、能源、物料利用效率。积极推行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活动。完善产业共生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物质流核算信息平台,整合园区及周边区域内工业企业废物资源产生、回收资源化和最终处理处置信息,促进产业生态网络管理精细化,实现资源闭合流动。

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创新园区循环化发展模式,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资源共享设施建设以及污染集中防治设施建设,创建循环经济技术服务平台,健全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实施南港工业区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重点支撑项目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构建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示范园区。

打造南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依托南港工业区重大石化龙头项目,结合开发区中区建设,构建 “石油—化工—轻纺”石化生态产业链,制定临海化工生态园区的循环经济和产业共生体系,按照上中下游对接布局,规划50多条循环经济产品链。全面整合海水取水、热电联产、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工业制盐和化学品提取等工程,形成多项目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高效冷却、热力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通用节水工艺和技术。试点推行用水审计工作,对高耗水行业试行用水效率评价,深入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设施改造等专业化服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扩大开发区东区再生水生产、供应能力,探索西区人工湿地与再生水设施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淡化海水、再生水使用比率。到2020年,万元生产总值新鲜水耗降低15%。

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绿化提升行动推进开发区内公园、景观道路绿带、滨水景观绿带以及街头广场绿地等公共绿地建设,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实施公共区域裸地和企业预留空地建设前硬化或简易绿化工程,提高开发区生态功能。到2020年,开发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平方米。

推进湿地保护。开展人工湿地减排示范工程,保护与修复海滨区域退化严重的湿地。实施南港工业区人工湿地工程,利用排水渠道和景观湖泊水体的自净与修复能力,实现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和水资源再生的有机结合。

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强化入海污染治理,严格执行海水水质标准,杜绝各类污染源超标排海行为,推动南港污水深海排放工程建设。加强海岸工程污染防治与滨海区域环境管理,强化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及工业污染事故跟踪监测,提高处理海岸工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严格海域使用管理,科学规划和实施岸线管理和填海造陆,提高海域使用效率。

 

 

消息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能动
微信公众号“能动”发布全球能源、化工、采矿、动力、新能源车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