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老年炎症性肠病,更需要有颗粒度的关爱

北京2023年5月18日 /美通社/ --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旨在唤起社会对炎症性肠病(IBD)这一慢性、致残性疾病和全球患者群体的关注,增强公众对炎症性肠病的正确认知。今年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的主题是"炎症性肠病不分年龄",特别提出继续关注老年炎症性肠病人群。


炎症性肠病难诊难治需终身治疗,患者负担较大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症状,某些患者还会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皮肤,乃至眼睛等。由于炎症性肠病具有不可治愈、终身复发性进展以及可致残性等特点,患者常常面临病情反复,住院时间延长、住院率增加等问题,承受着极大的生理痛苦和精神负担。

同时,炎症性肠病很容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搞混,难以诊断。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钱家鸣教授表示:"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诊断、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前来就诊时,需要通过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手段来确诊疾病。患者生活负担较重,不仅要频繁跑厕所,日常疾病管理也要小心翼翼,吃不好或是压力大都会加重病情。疾病的反复发作所带来的恐惧及频繁如厕的羞愧感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钱家鸣教授和团队研讨IBD病例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钱家鸣教授和团队研讨IBD病例

"少见病"逐渐发展为"常见病",老年人发病率上升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炎症性肠病,从"少见病"逐渐发展为一种不可治愈、需要长期治疗的"常见病"。我国2005-2014年间炎症性肠病总病例约为35万,预计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左右。

过去,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以青少年为主。近几年,55岁以上老年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在稳步上升。据报道,10%至15%新诊断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预估在未来十年内,所有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有1/3将是老年人(60岁及以上)。炎症性肠病患者群体正在走向老龄化,伴随而来的是更多慢性合并疾病以及多重用药,致使老年人群的疾病诊断及管理面临更多挑战。

"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往往是安全用药的主要关注对象。其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耐受性降低,易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群常合并多种用药,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要对疾病有足够的了解,并遵医嘱按时服药,私自停药有可能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钱家鸣教授表示:"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用药时尽量选择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口服缓释颗粒剂型通过局部抗炎来缓解病情,易于吞咽,服用方便,对老年人更友好,能够帮助提高患者依从性。如果患者疾病进展严重了,再考虑升级优化治疗。"

作为一家专注于胃肠领域药物的企业,博福-益普生温馨呼吁,关注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给予他们有颗粒度的关爱。

消息来源: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医药健闻
微信公众号“医药健闻”发布全球制药、医疗、大健康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