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2017(第六届)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暨智慧城市新科技博览会在沪召开

遇见“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智慧城市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2017-07-03 15:00 10190
6月28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2017(第六届)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暨智慧城市新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2017年7月3日电 /美通社/ -- 6月28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2017(第六届)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暨智慧城市新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王早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主任戴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魏军峰、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爱平出席大会并致辞。

大会盛况
大会盛况

王早生局长总结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近一年以来在城市管理以及城管执法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对如何以城市管理为抓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做重要部署。他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从2012年开始智慧城市的试点创建工作,以277个试点城市为依托开展了大量探索。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心将从建设逐步向管理偏移,城市管理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维度之一,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切入点。政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融入新的治理理念,使市场与政府能够携手共同提升城市运行水平,要发挥群众自我解决城市问题的主动能力。针对如何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他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实现思想理念的突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为人民管理城市,让市民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其次,全面落实精细管理,充分利用新手段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精准调控和源头治理;再次,要推进依法治理城市,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制化的新格局;最后,要创新治理方式,坚持协调协同,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

戴红主任代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她表示,智慧城市已成为标准化工作一个重要的领域内容,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标准化的支撑和引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做好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工作,第一是要做好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是持续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魏军峰代表中国科协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充分发挥治理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城市科学研究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学会未来要进一步突出创新性,以世界的眼光、人类未来的尺度理解和把握城市科学的进展,挑战科学问题,引领学科发展,更进一步突出战略性,瞄准社会发展和产业链急需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城市研究跨领域的组织形式,创建学术交流。

张爱平副主任祝贺大会顺利召开,并介绍了浦东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及成果。浦东新区以民生福祉为目标,在智慧城市推进当中提出“智慧城市十三五”,将在智慧政务、城市综合运营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数据工程中心建设、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以及为民服务等方面继续打造创新特色的浦东模式。

国务院参事、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作主旨演讲
国务院参事、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作主旨演讲

国务院参事、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以“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成功的智慧城市应具备四个要点:一,深刻认识智慧城市不是一次性工程;二,充分理解智慧城市不是“交钥匙的工程”;三,智慧城市应当在政府提供智慧城市公共品的基础上,再从问题导向,由市场主体无数次叠加更多的智慧商务品;四,要注重智慧城市从基础级1.0版、专题级2.0版,到综合级3.0版,实现三个层次的不断转型,创新升级。他表示城市管理的效率来源于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智慧城市是促进协调专业化的新手段。政府仅需将精力集中在“公共品”建设上。由“城市问题专家”主导智慧城市设计,IT提供技术支撑,双方长期协调,才能“有的放矢”。顶层设计只能解决“确定性问题”,但影响城市运行效率的主要是“不确定事件”,智慧城市作为“人-机耦合系统”应具有包容性、自适应性。当地实际工作者应与外来系统设计者长期合作推动智慧城市逐步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何支撑智慧城市建设。他表示没有大数据不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实现需要空间信息作为支持。他指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理清大数据的误区。要利用大数据更好的为智慧城市出力,需要做到两个“全”,第一个是全息三维,第二个是全息定位。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基于城市多元主体的人工智能推演,展现了城市布局基于时间序列发育变化的生命体特征。通过对全球超过1000个城市的空间发育智能分析,生动地解释了发育型、成熟型、膨胀型、佝髅型和衰退型等五种城市生命体特征。吴志强教授认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当应对城市生命体不同发育阶段的问题和特点,精准诊断、精准规划。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建筑学院院长Hisham Elkadi教授提出,智慧生态城市涵盖设计、感知、学习、适应四方面,包括复杂的层次结构关系,自我组织、适时自我调整的属性,具备自我监控和自我纠正多重平衡能力,人类决策和生态环境求同存异的混合等特点。他指出,只有能够在变化的环境和经验里及时调整状态和行动的城市,有自我调整特点和机制的城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智慧城市。

“十三五”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我国的城镇化处于由快速规模发展,向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将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条件。如何实现城市建设创新转型,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此,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指出要全面融合政府大数据和商业大数据,全面融合属性大数据和空间大数据,实现由数据整合到数据融合,再到数据联勤的升级,实现由“单一目标决策”到“多目标综合决策”的跨越;强调大数据技术架构要注意处理好海量数据分析和数据多维时空融合、数据相关性漫游探索支撑决策和风险管控等核心技术的设置。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分析了智慧城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认为智慧城市核心解决的问题是战略规划。发展是确定的,但是每个城市的特点不同,政府要为不确定的市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队伍,要打破壁垒,实现互联协同发展,让市场创造、创业、创新,给企业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和发挥,企业方面则需要思考如何把服务简单化。

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教授Ali Cheshmehzangi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Dr. Frans Sengers分别从管控、规范、认知三个方面,阐述了阿姆斯特丹,汉堡和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差异,分享了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他们认为智慧及生态的城市建设,是竞争城市品牌的关键,智慧城市的“风格”将是具有地方性的,城市的建设需要根据自身建设需要进行配置现有机构。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计算机博士刘锋带来了他勾勒的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大脑构架图。其中以物联网--互联网虚拟感觉神经系统;云计算--互联网虚拟中枢神经系统;工业4.0--互联网虚拟运动神经系统;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他提醒除了云计算、物联网的建设,还要关注智慧城市大社交网络的建立,形成统一的平台,助力智慧城市系统建设。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大会正式发布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标准试点中国首批入围城市名单,佛山市南海区、重庆市合川区、成都市、福州市、嘉兴市、上海市徐汇区、银川市成功入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IEC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副主席Michael Mulquin、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秘书长刘棠丽分别为各城市颁发ISO TC268 SC1感谢证书。

大会还发布了《智慧城市创新技术及产品手册》和《智慧园区建设指南》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领域最新研究课题成果。

本次大会多角度、多层次诠释了“如何构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大会为期2天,分主论坛和城市发展与创新论坛、智慧物流论坛、智慧ICT论坛、城市大数据及城市仿真论坛等9个论坛及智慧城市政企对接会。大咖云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国家新区建设、大数据等多个热点建设关键问题和关键场景展开探讨,全方位、多角度深刻诠释前沿理论,展示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创新成果,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智慧盛宴。

展览现场人流络绎不绝
展览现场人流络绎不绝

此外,“2017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上海浦东”同期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馆开幕,展会为期3天,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涵盖移动通信、物联网、城市解决方案、智慧医疗、智能家居、平安城市、智能建筑、智慧政务、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材、BIM、智慧社区等方面的新技术与产品。

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支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上海慧都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80个城市、200多家知名企业和众多科研机构的城市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精英超过10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暨智慧城市新科技博览会”自2012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是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慧城市盛会。未来仍将不断聚焦城市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汇聚政、学、产、研、用、资等多方力量,激发全球智慧城市中的创新和活力,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消息来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知消
微信公众号“知消”发布全球消费品、零售、时尚、物流行业最新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