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出海传播的三大坑与避坑指南

2022-08-11 11:00

开篇之前,时间先拉回到2021年。

据统计,去年4月到9月之间,亚马逊一共取消约600家中国跨境电商的销售权,涉及约3000个卖家账号。令人错愕的同时也并非毫无根据,据亚马逊公布的原因与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被封禁账号是因为“刷单”、“刷好评”、“缺少或不准确的产品信息”等等。

“封禁潮”过后,一些深度依赖亚马逊的中国企业遭受到重创,但同时也警醒了出海企业们的思维:电商合规化经营、洞察海外传播环境、布局出海传播、建立品牌护城河将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然而无论是电商平台经营,还是海外传播过程中,中企来到陌生环境中总是容易踩“坑”,在7月28日美通社在线举办的“Measure——智能监测,有效评估国际传播效果”研讨会上,美通社媒体监测与洞察部高级经理李惠然,就分享了中企出海传播时非常容易踩到的三大“坑”,与相关案例和解决方案。

第一大坑

欠缺对危机的预警能力

案例1一家当地媒体突然爆出新闻,称一位游戏玩家因深度陷入游戏内容而伤害了家人。该报道中对游戏名进行了大量露出。

作为企业传播人最害怕的情况正是,成为最后一个才知道公司负面新闻的人。但出海企业首先面临着陌生的海外传播环境,同时案例中的这家新闻媒体还不算头部媒体,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无法及时知情,稍慢反应就很可能演变成一场企业公关危机。

但当时该游戏公司作为美通社客户,我们的海外舆情监测工具(以下简称NGC3)抓取到这个信息后,便第一时间反馈给客户,引起客户内部的高度重视。而经过核查后才发现,该玩家所玩的并非游戏“正版”而是“私服”,进而品牌方快速与该媒体沟通并更正信息,从而避免了一场危机。

案例2

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海外媒体突然发文指责中企,称中企在竞标中采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法。而中方通过舆情监测工具发现该新闻后,及时与媒体沟通并要求其提供指正证据,因对法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而成功避免了一场舆论危机,及时止损。

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中企出海常常会面临着媒体、大众、客户等不同角色的评论,他们的声音不论是发表在媒体上或社交平台上,如果一旦夹杂负面信息而企业无法察觉,就很可能发酵成一场真正的危机。此外还能通过案例发现,要减少危机公关成本的源头正是:企业需要在负面新闻出现早期就监测到并采取措施,这是中企出海传播中花小钱办大事的典型场景。

第二大坑

无法评估出海传播的ROI

案例1

某家电企业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了一波传播Campaign并反响不错。但在结案过程中,却发现面对陌生并复杂的媒介渠道与碎片化内容,很难总结出全面的、有数据支撑的效果评估。

这个“坑”相对外部危机部分的“坑”,更多的是指公关传播人员对内时、向上汇报时的“坑”。试想,如果没有全面客观的数据分析,其实很难说服老板提供可持续的传播资源。

再来看看一个标准的Campaign评估,至少应该具备哪些内容。

以NGC3对本次传播Campaign的分析报告来看,能涵盖的数据就包括:总曝光量、自有媒体传播、赢得媒体传播、社交分享等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够展现声量,还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评估这个案例是否引爆了社交媒体?是否打动了媒体主动报道?哪些渠道还有提升空间?

此外,报告还归类了不同的媒体结构,如综合类、财经类、科技类。在赢得媒体中,科技类媒体的报道度更高,这就能为品牌进一步指导下一次的渠道选择。

案例2
一家企业在海外做了多年传播,平时并没有去评估效果,但这阵子很想全面评估下品牌认知是否在海外市场有所提升,从而了解自己的品牌健康度。
而从NGC3的分析来看,主要是调取了品牌近3年以来的媒体曝光数据后发现,2021年该企业的全球新闻媒体报道量增长了近五倍,并获得很多一线媒体、行业媒体的关注。同时通过报告内容的情感度分析,还发现81%的内容是正面的,负面新闻为0%,从而帮助了传播人员掌握品牌知名度与健康度。
反之,如果出现负面,其实还可以追溯负面新闻的内容与评价,从而倒推影响企业的传播策略。
通过两个案例可以看到,出海传播十分需要客观数据支撑的复盘报告,它不仅能为传播项目展示清晰的ROI,同时也可以帮助品牌人去评估品牌认知、健康度等表现

第三大坑

缺乏有数据指导的内容策略
案例
一家电子烟企业以往在海外传播中,把沟通侧重点主要放在了产品推新和品牌获奖,这看起来是相对常规的传播内容,显然没有通过多元化的内容来彰显品牌价值,从传播人员的主观经验上就可以判断出,的确要制定一些新的传播计划。

但拿什么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帮助自己制定传播的沟通方向?
在这个场景下,美通社的海外舆情监测团队会建议企业要先评估以往的海外传播内容,也就是“第二大坑”聊到的部分,可以从传播声量、媒体结构、品牌新闻情感度等角度来判断以往的传播效果。同时还要加入对竞品的传播策略分析,找到传播上的“空白点”以及与竞品传播的“差异化”,进一步定位下一次的传播计划。
对竞品分析的维度主要有四大类,包括:竞品的行业声量占比水平、竞品美誉度水平分布、竞品通稿的营销活动选题、行业上下游的最新趋势
在该案例中,NGC3通过分析品牌历史传播内容效果后,认为还有较高的媒体关注度和总声量空间,证实了传播人员的想法。同时,对其表现出色的竞品分析后还发现,竞品的传播内容中,与足球、赛车等领域的IP进行跨界联名,常常会取得出色的传播成绩,是非常值得参考的玩法。
对此我们建议品牌使用IP跨界联名玩法,并以此机会推出新闻稿件吸引媒体关注,此外还要通过碎片化内容进行社交媒体传播,并避免使用竞品选择的足球、赛车类IP。
最终品牌共发布两篇“创新主题”新闻稿,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品牌的内涵,也打破其以往只重视产品推新和获奖新闻的内容框架;碎片化媒介则采用了Tiktok音乐发布,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而IP跨界上则是与艺术家联名涂鸦,提升了品牌故事深度,最终助力品牌总声量激增,在行业中占比达近25%。
综上,从三大坑来看,无论是危机预警、评估品牌传播效果、了解竞品传播效果,都指出了企业在海外传播的中存在着三大需求层次:
  • 分级的敏感信息预警体系:敏感信息预警、涉敏信息追踪、舆情趋势研判、化危机为转机;
  • 全面的品牌认知:赢媒体传播数据管理、公司资讯、高层新闻、产品项目、营销活动传播效果评估;
  • 深入的行业聆听:竞品和行业资讯、聆听政策风向、获悉行业热点、把握竞品调研对比.

李惠然在研讨会上表示,出海传播要解决问题不止于此。面对信息繁杂、渠道陌生、内容评估难量化等问题,真正最核心的困境是企业陷入了一座“信息孤岛”。这座孤岛具体表现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不去。进不来的具体表现包括:

  • 客观限制,外网访问困难;
  • 只了解重点网站,但及时性没有保障;
  • 业务市场广泛,不了解当地媒体情况;
  • 全球语言丰富,小语种信息获取障碍。

出不去的具体表现包括:

  • 无法有效地触达真实目标受众;
  • 较难判断选题的匹配度;
  • 不易媒体资源管理;
  • 难以评估传播有效性,影响力。

而在应对信息孤岛时,她表示可以借助专业的传播平台工具通过以下几点出发:1)为出海企业建立长期影响力的考核指标;2)评估自身传播效果,发现传播策略盲点;3)了解外媒行业生态、运作规则和内部文化;4)拿回自身品牌海外舆情管理、传播效果评估的主动权,实现量化分析、深度评估。

消息来源:美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