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实操、软肋、拒绝焦虑… …关于ChatGPT的22个观点

2023-05-05 11:00

ChatGPT,是“狼来了”的时代吗,传播人如何驾驭它?

面对疑惑与挑战,美通社在上海成功举办主题活动“ChatGPT赋能公关营销”。来自喜利得、Convertlab、媒体KOL与美通社的重量级嘉宾,呈现各自领域的观察与观点。相信通过本文总结,一定能讲出公关传播人的心声,也解答您当前阶段的一些疑惑。

接下来是整理精选后,嘉宾在活动中所分享的有价值、有洞见、有启发的观点或金句。同时我们提醒您,虽然活动的主要探讨对象为ChatGPT,但读者朋友不妨将其理解为未来任何一款AI大模型工具。

看清,“ChatGPT”形势

——Convertlab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琤

不用那么焦虑地看待ChatGPT,要正向地了解它,应对变化的趋势。

1)AIGC在商业端的应用,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举个案例,一个APP开发商,以往是通过EDM获客,但效率和效果一直不太好。但他近日通过GPT下达针对性的指令,如告诉GPT,目标客户的产品特征,然后GPT为其快速生成了3000封各不相同,且有业务策略针对性的EDM,果然此举轻松赢得很多新线索,至此生意增长的逻辑就变了。

2)从AIGC到AGI的时代来了。

对于ChatGPT的了解,不能局限在AIGC,而是要理解为,我们正在走向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AGI将更加通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处理自然语言,还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可以为人类策划执行更复杂的内容。对此,我们必须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并学会拥抱AI。

3)现阶段除ChatGPT之外的AI工具推荐:通用型——Poe;文字型——Notion AI;图像类——MidJourney。

4)不用担心未来会被ChatGPT这一家绑定。

如今,中美已经在AI大模型领域开启竞争了,而且国内的AI大模型正在奋力追赶,技术差距也会不断缩小,而不是无限放大。

5)AI大模型技术,未来或将颠覆的“专业工作”与“商业模式”是... 

如,企业(个人)定制化的AI应用,可以替代人类助理成为超级助理;针对某垂直领域的AI模型,将替代很多知识型专业岗位,如内容编辑、视频编导、程序员;进一步升级的,具有通识能力的大模型,将替代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智力人才。

6)跑步进入AI时代,成为“超级个人”。

AI来得很快,我们要快速进入“人机协作”的状态中,未来2—3年都将是AI Copilot模式,我们要快速学习如何给机器下指令,成为一个优秀的AI指令师。

7)你的工作也许不会被AI取代,但很有可能被一个更优秀的AI指令师取代。

避雷,ChatGPT的6个软肋与7个建议

——喜利得中国区数字和品牌总监栗建

ChatGPT也有软肋,从人机协作的角度,要避开这些软肋。

8)商业新闻/内容,追求真实、客观,但ChatGPT会杜撰内容。

比如让ChatGPT写一篇上海车展的新闻稿,但它会在文章里描述说上海车展,设定了丰富的互动活动与试驾区域,观众可以了解和体验汽车,这就是完全不符合现实的内容。

建议:对此,你需要学会在指令中设置更多的限制条件。

9)ChatGPT对行业趋势和时效性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GPT对很多行业的专业知识积累是不足的,包括一些时效信息,这会让其生成的内容缺乏行业洞察,尤其是趋势性的洞察。

建议:如果无法生成很有价值的行业内容,不妨让其提供一个解题的思路。

10)ChatGPT缺乏对品牌个性和语言风格的理解。

比如品牌调性讲究一脉相承,但ChatGPT可能并不了解你的品牌风格;或者一篇文章有明确的文风需求时,ChatGPT则并不能满足。

建议:ChatGPT生成基础的内容后,风格和调性仍然需要人来润色。

11)ChatGPT无法与实际的品牌策略和市场情况实时互动。

这个相对好理解,是因为ChatGPT的数据训练截止日期是2021年,而且不是动态更新。这导致其无法实时地融入新知识,可回答的知识范围有明显的边界。

建议:用户在使用ChatGPT的回答时,需要自行判断其时效性和适用性。

12)人工智能缺乏对法律法规和文化的敏感性。

人工智能是有偏见的,偏见包括文化偏见、种族偏见。例如下图,我让人工智能用雅典学派的绘画风格,描绘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然后观察这个图片你会发现,每个人眼睛都是细小的,发际线也是偏后移。这就是人工智能的边界,明显对文化的敏感度不足。

建议:需要加入人为的判断、把控与校正。

13)ChatGPT缺乏创新性和深度。

AI工具也许有很强大的创意能力,但它没有创新性,它不能够跳出现有的思维方式去构想一个问题。

建议:成为一个有发散思维的人、一个喜欢跳出常规去思考的人。如果你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将拥有与AI竞争的强大优势。

14)最重要的建议:当一个敌人足够强大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把他拒之门外,而是真正地要走近他,发现他的弱点。ChatGPT也如是说:在创意的海洋里,人类是引领者,机器是协作者,要一同勾画出无限可能的未来。

实操,传播人如何用好ChatGPT?

公关人乃至媒体人,要开始建立使用ChatGPT的意识与方法。

——美通社内容总监梁堃

15)媒体其实比很多行业更早开始使用人工智能,ChatGPT也一定会更快融入到媒体行业中来。

2018年开始就有很多媒体采用了人机协作,记者去一线采编,提交素材后由机器自动生成新闻,常见的领域包括:财经股票、天气预报、体育赛事、虚拟主播、新闻编辑等内容领域。

16)综合新闻平台的内容生产的历史路径是:员工生产内容→UGC生产内容→AI生产内容,每一步都会淘汰一批没有深度文章能力的内容生产人

17)从企业传播的实操角度,ChatGPT适合的内容领域包括了:

公司新闻

产品发布、企业并购、业务拓展、领导团队变动等固定格式新闻

行业动态

数据前提下,行业内的重要事件、新技术、市场趋势、研究报告等

活动宣传

发布会、展览、研讨会等活动的预告及报道

奖项荣誉

企业或个人获得的奖项及荣誉的报道

社会责任

企业的公益活动、环保项目、社会责任实践等报道


18)从企业传播的实操角度,具有特征化、个性化、强调品牌差异化的内容,尽量不要使用ChatGPT,范围包括:

个性化故事:GPT基于数据库已有内容生成,可能导致内容创作过程中的创新和独特性减弱,无法理解个体&企业差异化,从而使产生的内容同质化;

一手新鲜原创的事件/深度观点:GPT基于受训数据,细分领域没有录入、没有采编,则无法获取新的信息;

视觉多媒体元素:GPT是语言文字系统,无法在视觉和多媒体(如图表、图片、视频等)有更多丰富元素;

跨领域整合型综合内容:包括跨文化和跨行业、本地化的观点整合,GPT具备翻译能力,但难以识别特定文化背景不同的信息和意图;

19)从公关人角度,要认识AI,可以通过莫拉维克悖论:“对人类容易的,对AI来说很难;对人类困难的,对AI来说反而比较容易。” 这即是说,AI擅长重复性、常规性的任务,以及系统性、统一性的思考。这也决定了AI可以赋能公关人的日常工作包括了:

内容创作

博客文章、社交媒体内容等

数据分析

舆情监测、市场走势预测等

客户服务

智能客服、FAQ自动生成等

其不能帮助公关人的日常工作,又包括了:

人际沟通

建立人际关系、协调合作等

策略制定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关策略计划

危机管理

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企业形象等

20)ChatGPT对公关人在品牌传播层面带来的三大全新挑战:

集体换考卷:内容原来有门槛,文本、图文、短视频等形态又各有特点,并非每家公司都有相应的能力。而GPT补充了这个基本功能,原先不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模拟目标的品牌风格来批量生产文章,GPT等文字工具降低了企业内容生产的门槛,对企业来说拉开信息差距需要明确的品牌印象和护城河。

更加强调公关人的行业积累:公关人士的行业经验积累,决定了其提问能力,行业积累不足,会导致GPT工具的应用层面出现问题。

把控内容的差异化,避免千篇一律:GPT生产批量内容的同时,也会因其局限性导致内容缺乏独特性,品牌公关需要注意审核、润色、修改指令,使内容更具易读性、内容彼此之间也具有差异性。

——深度商业内容价值沟通专家周洲

21)从媒体记者层面来看,ChatGPT目前还只能做“助手”。

虽然通过一些条件的设置,ChatGPT确实能写出较好的通稿,但是要获取更高质量新闻通稿,仍需人来实现。从技术迭代可能性看,如果ChatGPT能掌握优质的信息数据,把控材料准确性,并且保持客观中立,那么在未来将会替代通稿撰稿人。

22)目前,即使是ChatGPT 4.0,也无法替代深度商业定制内容撰稿人。

这是因为商业内容定制,主要是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解释公司战略/技术/架构/市场等优势)需要更加丰富的信息量。

综上,本次活动通过品牌方、科技企业、媒体公关角度,探讨了ChatGPT技术在公关营销中的实操应用,以及传播人的思维转型。

消息来源:美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