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科技奖中的央企角色

2015-02-03 11:17

 《企业观察报》记者 刘青山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对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授奖。颁发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共颁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

  企业观察报统计发现,央企以推荐单位、独立完成、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等身份,获得了上述奖项的超过一半。其他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央企参与主导的超过一半。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政认为,央企在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得益于以下四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过去5年,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年均增幅达到28.5%,远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中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企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李政认为。

  央企仍是创新主力

  企业观察报根据公开信息统计表明,2014年共有超过40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获得了83个各类奖项。实际上,无论是发明奖,还是科技进步奖,均分为通用与专项两类。通用类获奖名单均已在科技部网站上公开,专项奖则不予公开。企业观察报多方采访得知,专项奖基本分布在军工国防领域。

  计算可知,除通用类奖项外,尚有两个技术发明一等奖、十个技术发明二等奖,两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2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7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计67项。

  “一般来说,专项奖基本都是由十大军工企业摘得的。”航天科工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军工企业的专项得奖,哪怕是特等奖,连登上颁奖台面对闪光灯的机会都没有。

  “军工专项奖一般都是在大会前提前领奖,等大会正式开始时领奖人就撤了,至于奖项的具体名称都不会对外公布。”这位人士说,比如,2008年的新闻报道说,青藏铁路工程”等3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其中航天科工集团当年所获奖项就在那个“等”字后边。

  不过今年的情况稍有变化。此次中航工业在获奖后就发布消息称,今年其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等成员单位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技术发明奖共4项大奖。中核工业在获奖后也对外宣布,其成员单位参与的“CO2和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在通用类奖项名单中,企业观察报没有看到中航工业和中核工业的这些奖项。由此可见,这些奖项可能是专项奖。

  据本报统计,如果包括专项奖在内,此次央企获奖总数超过了140项,占2014年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央企是绝对的创新主力军。

  此外,从2014年科技进步奖名单中可以看出一个新的特点,就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协同创新正在涌现。比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分组传送网(PTN)重大技术攻关、设备研制和应用创新”就是由中国移动、上海贝尔、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等企业联合完成的,覆盖了央企、外资、民资等多种所有制。

  “希望这样的案例以后更多。”魏江认为,央企资源统筹能力较强,而民企的市场嗅觉会更灵敏。

  奖项分布“贫富不均”

  由于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多是重大项目,因此不少奖项都是不同单位共同完成的。以央企所获通用类奖项为例,超过60个奖项牵涉两家以上单位,因此同一奖项,会有多家单位记录在册,算作自家成就。

  按照参与即获奖的标准,企业观察报统计发现,2014年获得奖项最多的央企依次为中石化(12项)、中石油(7项)、航天科技(6项,其中一项为创新团队奖)。中海油虽然只获得3项奖励,但有一项分量最重的科技进步特等奖。其余企业获得奖项多为一项、两项。剔除重合部分,今年共有41家央企与科技进步奖结缘。

  实际上,科技进步奖的立项、研发、申报、获奖非一日之功,往往要耗时多年。以哈电集团科研项目“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自主研制与工程应用”为例,2008年首次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以来,历时6年,申报4次,终于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说明一些央企今年没有获奖,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基础创新能力不强,一个例证是不少前几年获奖的企业今年就没有入围。

  然而,回顾历史获奖数据不难发现,获得科技进步奖次数较多的是央企序列中排名前53家的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军工、石油电力等与国家战略关系密切的行业、企业。

  科研院所类央企尽管规模较小,但科研实力往往较强。比如,2014年,钢研科技集团获得了5项大奖、煤炭科工获得了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项技术发明二等奖。

  此外,也有一些央企几乎没有获得过科技进步奖。

  无心插柳也能柳成荫

  央企获得科技进步奖大多是有心栽花,但也存在无心插柳的情况。比如,中远集团下属企业南通中远船务是一家海工装备制造商,2012年凭借希望系列产品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过,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南通中远船务总经理倪涛明确表示,这一奖项纯属意外。他说:“这项技术的初衷根本不是为了拿奖。对于企业来说,每一分钱的投入都是要见效益的。”

  事实上,当希望号系列交付客户后,南通市注意到了这一系列产品的技术创新之处,因此申报给了江苏省,当年获评为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向国家推荐了这一技术之后,中远南通船务才按照要求,联合江苏大学正式申报,并获得了当年网评的第一名。

  当然,企业无心插柳的案例并非偶然。

  比如,当年国投罗钾为了开发罗布泊丰富的钾盐,联合中国化工所属的化工部长沙院进行了多年尝试,最终摸索出了两套装置和相关的三套工艺。2013年,该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投罗钾副总经理尹新斌也承认,获奖只是结果而非初衷。他说:“罗钾地处偏远,只有靠创新降低成本,才能弥补罗钾运输成本高等问题。”

  应该说,国家在设置科技奖项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特点。

  “无心插柳”获奖更能体现市场需求,也更体现出科技成果的价值。按照要求,只有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项目才能获得科技大奖——这也是很多成果出现几年后才能获奖的原因之一。而上面提到的获奖案例也说明,这些无心插柳获奖的原意就是解决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所以,这些科研成果的价值更贴近实际需要,也更贴近市场要求。

  不过,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魏江认为,目前仍然存在创新背离市场的现象。魏江表示,不少所谓的创新驱动往往意味着政府的研发投入和补贴。“这样一来,实际上遗忘了创新的根本在于市场。”他透露,企业最喜欢的制度往往是“首台套”,亦是对国产自主研发在采购时补贴给买方。

  倪涛是全国人大代表。他曾提交议案,建议取消科研经费划拨制度。在他看来,这一制度并不利于真正的科技创新。

  “市场需求才是创新的最强动力。”倪涛说。

  央企创新三大挑战待解决

  尽管目前央企创新能力已经达到新的高度,但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社会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企业观察报发现,在已公布的与央企有关的73项创新成果中,多数仍然分布在石油、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基建等传统行业。

  2009年,国家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确定为战略新兴产业,但央企在这几个领域所获科技进步奖的比例仍然较低。

  除此之外,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政表示,央企目前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重要基础件、关键新材料,包括很多涉及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仍大量依靠进口。

  在新常态背景下,李政认为,“中央企业是在我国自主创新水平较低背景下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的核心力量”。他希望,更多的央企能够更多地关注战略新兴产业。

  魏江认为,实现创新驱动,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实现“不同资源禀赋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问题”。

  李政还表示,与跨国公司等先进企业相比,中央企业创新投入明显偏少,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制约创新的深层次体制障碍尚未解决。他认为,要进一步释放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应该建立完善中央企业高管阶层自主创新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消息来源:企业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