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2012 郑州新势力精英设计师思潮会成功举办

2012-03-13 15:59

     500×331

设计师合影

500×445

观旗(香港)室内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丁铭罡先生

500×450

境荷建筑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胡卫民先生

500×451

鼎合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孔仲迅先生

500×450

华丽灯饰董事长连志刚先生

500×450

蓝色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刘鹏先生

500×450

蓝色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乔飞先生

500×450

郑州弘文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王政强先生

500×451

郑州筑详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刘丽女士

500×450

河南励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钟凌云先生

时间:2012年3月10日下午

  地点:华丽灯饰四楼

  主持:现代装饰郑州市场总监 魏薇

 

魏薇:今天非常感谢连总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我先介绍一下出席的各位嘉宾:

  境荷建筑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胡卫民先生;

  蓝色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乔飞先生、刘鹏先生;

  河南励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钟凌云先生;

  郑州弘文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王政强先生;

  香港筑详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刘丽女士;

  观旗(香港)室内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丁铭罡先生;

  鼎合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孔仲迅先生。

  CIID15专委王妍女士

  还有我们华丽灯饰董事长连志刚先生;

 

  现在请华丽灯饰的董事长连志刚先生为本次活动致辞,有请连总!

  连志刚:非常感谢各位设计界的大腕、前辈,还有同仁,来到华丽,我们感到非常开心!非常感谢!来一次都对我们有一次提高和指导。我花几分钟简单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最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华丽开这个店也一年多了,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今年的公司调整比较大,今年我们成立了五个事业部,一个就是高端事业部,一个是连锁事业部,做平价,还有电子商务事业部。网上我们专门有一个团队在做销售,卖的也不错。还有工程事业部,就是我们杨总,所有的销售都是杨总管的,这是我们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工程销售上,杨总带一个团队,我们前几天整个中国跑了一遍,海南、广东、深圳的厂家,凡是做工程的厂家我们都拜访到了。今年重点想把工程销售这一块服务好,我们一直在问这一块怎么做好,最重要的是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麻烦。这次不管从开关、照明到艺术设计的厂家,我们联系了很多,包括现在来到我们公司,支持我们的很多,为我们设计界的服务,甚至需要我们新工艺、新材料的讲座都可以上公司去讲。我们年前都在准备,包括去年现代装饰杂志这里做的设计论坛活动

  ,我们只是强调愿望,还没形成系统,现在我们这个团队都建立起来了。也想借助这个机会,让杨总带着团队真正帮大家解决问题,关于灯和光的一些问题,资料问题、现场工地问题,包括车辆人员我们现在都齐备,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希望杨总带着团队给大家服务,希望大家给我们更多的配合,我们在工程服务方面能够再积累更多的经验。

  还有一个是灯务事业部,我们凡是成立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的,都是有竞标成功的,将来和公司进行分成的,这个事业部主要是维护等等,整个都可以做到。现在五十个人正在磨合,我们再过一两个月,成熟以后就要对外宣传,可以跟一个酒店直接签合同,什么时间签约、维修,我们多方面发展。尤其是工程上希望今年多和大家学习,希望大家多帮助,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不知道大家接受不接受我们这样的做法。所以在这儿也是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华丽,多给我们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也希望华丽这个平台能给咱设计界的朋友提供更多的支持,有什么会议啊,我也希望更多的在这儿举行,只要我们能提供的,我们都愿意。也感谢《现代装饰》杂志魏薇。

  魏薇: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各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个人眼里的郑州。先从王总这里开始吧!

  王政强:一句话“又爱又恨”。

  丁铭罡:郑州中国十字路口,八个古都之一,一个神秘古老、一个新生的城市。

  孔仲迅:从小都在郑州长大,我觉得郑州是一个还蛮舒服的地方。不是特别地紧张,有不好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好的地方。

  乔飞:郑州,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往往却忽略了我们所生存的这种环境,我们更多的去关注你我他的感觉,没有很多时间去关注我们的城市。大家在一块,谈论的话题大部分可能都是一线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杭州,谈到我们郑州的可能是特别特别少。但是我觉得,郑州其实已经融合到我们的骨子里去了。另外,郑州给我的还有归属感,因为我的家在这个地方,它是有一些牵挂的,有让我值得感动得东西,有让我值得怀念的地方,是有亲情的,当我出差在外的时候,郑州是我的牵挂,是我想要到达的那个地方。

  刘鹏:我觉得郑州感觉挺好的,算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它的吸纳性、包容性都很好。

  钟凌云:郑州还算是在发展中的阶段,比较年轻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在这里享受这个成长的快乐,同时也感受着成长中带来的一种阵痛也好,历练也好。

  胡卫民:郑州,我非常非常喜欢,因为它生机勃勃,而且后劲十足,未来中国最美好的地方应该是在这里。

  刘丽:郑州这个地方,代表着我们的生活。从生活的角度来讲的话,应该是痛并快乐着!

  魏薇:连总,您眼里的郑州应该是什么样的。

  连志刚:我跟胡总一样,我非常爱这个地方,也喜欢这个地方,而且我也觉得这是个事业、生活的平台。这个地方将来一定是中国最好的地方。

 

  魏薇:2011年我们现代装饰设计新势力一共发掘了9个城市,10个个人及团队,在传媒奖上与他们的简单交流,去过传媒奖的各位有哪些想法和感触,(也就是和他们相比,我们的优劣势在哪里)王总,从你这里开始!

  王政强:我觉得新势力这个活动非常好,而且设计在中国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能够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甚至在往更多的城市推广和普及,本身这对设计是一种推动。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它的意义不光在于设计师本身的设计水平的提高,而且更多的会在于它是这种设计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对设计的审美,对设计的这种素养,有更多的需求,就像我们看到欧洲一样,普遍的人大家对美的要求和素养,都是非常高的,因此他整个国家或者整个城市,整体的设计素养就高。不是说光靠我们这一批,这几个设计师就能完成的,它应该具有一个很大众的普及美,设计师才能够做得更好,才有更好的平台。因此我觉得《现代装饰》杂志设计新势力的活动,走出了第一步,而且往中国的各个地方越来越多去渗透,去普及和推广、发展,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光是对设计师,而且对我们推广的城市,我认为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魏薇:丁总这次也去参加了我们的国际传媒奖,您有什么感想?

  丁铭罡:现在整个设计已经走入了一个国际化的设计思潮,整个设计在国际化的影响下,可能千篇一律,《现代装饰》把整个各省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分区来做,这就做得很好,把地域文化和国际化的东西综合起来来做,我感觉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最近几年的话,可能受国际化设计的影响,从以前的千篇一律,将来作品等到后几年,可能有一定的后顾之忧。每个地区它有地区的区域文化,如果不去走出去,那么很难把整个的世界文化,各地区的区域文化综合在一起。咱们这个《现代装饰》新势力活动,能把这些整体的文化给组合在一起,把我们高端的设计师给聚合在一起,我感觉是相当好的!

  孔仲迅:如果没有《现代装饰》给我们营造的这个机会,实际上我们今天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聚在一起,虽然设计圈大家都知道,都挺熟的,但是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能坐在一起,首先这个就是很好的事情,让大家能坐到一块,多聊聊,不管是设计也好,还有其他方面的东西,对大家都是一种帮助和提高。上次新势力的活动,包括去深圳颁奖,包括在整个过程中,包括跟其他的设计公司的朋友在一起都聊的很多,我觉得真的是对自己很有意义。而且《现代装饰》的这个活动,作为设计师来说,是个需要持续提高的职业,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也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能看到更多的设计作品,能了解更多的设计师的思维,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这些好的理念,或者是自己的一些作品,能展示给大家,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很好的平台。我们是非常支持《现代装饰》的,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跟大家多交流,多学习。

  乔飞:上一次《现代装饰》在深圳的活动,我没赶上参加,挺遗憾的。我从一些其他方面的渠道看到了一些设计师的作品,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些作品。整体的感觉,大家都在进步吧,都在收获。另外一个,可能对于每一个设计公司来讲,或者是我们整个状态也好,都处于这种发展的过程。但是我想免不了可能会有一些别的概念。但是,我觉得这是好的,我们每个团队也好,个人也好,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东西,才是我们的经历,才能使我们得到成熟,得到成长。这样走下去之后,我们的设计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刘鹏:我上次参加这个活动,包括其他的一些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大的方向还是非常好的,和一些所谓的一线城市,包括国外的一些设计公司,通过一些项目所看到的作品,包括对设计的感觉,更加鼓舞了我们本土的设计师,它就像一个舞台一样,可能以前我们上舞台比较少一些,但是大家现在都能到这个舞台上,也算是一面镜子,能有非常好的感受,从大的思路上来讲,对于我个人更多的是一种鼓舞和鼓励。

  钟凌云:首先比较肯定的一面是,给我们带来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就像他说的,除了设计之外,我们的生活,愿景,交流,往往都是全方位的,而且跟省内和省外的交流是非常全面的,这方面比较好。另外一个是作品方面的交流,我也觉得,不像以前只是看到一个作品,简单说它的好坏,那种过于简单了。实际上通过这些交流,一方面是积累,另外一方面更是坚定信心吧,给自己信心,一些鼓励。我倒提议另外一点,我的感觉评奖这些东西,因为我本身参加的也不多,我觉得更多的关注的是设计师的需求,有点像流行趋势、设计趋势,但是能不能更加全面一些,就是客户的需求,包括丁老师说的,趋同化的感觉,可能地球是一个圆的,现在变成平的感觉,这种感觉到底是进步还是在后退,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也不知道,因为现在这种答案我不是很肯定,也许几十年之后是什么状态又说不清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问自己,就有这种感觉。也就是说,是不是也可以在评奖的时候,有一些引导性的,那种感觉是全面的,不要完全以设计师的专业眼光来看这些东西。像我们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从客户的需求来出发的。

  胡卫民:我们公司很有幸,去年被咱们《现代装饰》评为河南省的设计精英团队,我们很多的工作,很多设计作品都没有达到那么优秀。但我觉得这次活动做得非常好,最起码给我们全国的设计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的平台。这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咱们媒体的一个核心价值。在这次活动当中,我们河南的设计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大家聚在一起,不做项目的情况下,在一起来聊天,这个很难得。再一个,通过这个活动,我也和外省的一些老朋友和新朋友在一起交谈,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中我找到了我们的定位,河南设计师整体的定位,包括我们公司在整个行业里面的定位。设计师有一个习惯,大部分设计师喜欢低头做事,我觉得到一定的时候,也需要抬头看路,这是很关键的。所以说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应该是多多参与,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很多好的信息。

  刘丽:通过参加整个活动,纵观我们河南的设计行业,我觉得是交流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通过这个活动,包括参与不同的交流,让我看到,全世界的设计师在解决空间问题上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方法,看到那么多的方式和方法,来让我们理清自己的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不光是整个设计这一块,从生活角度的各个方面,综合来讲的话,帮我们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态度。

  魏薇:非常感谢,其实刚才钟总的建议非常好,他就说看有机会能够跟客户之间有一个互动,了解一下客户的需求。其实这次我召集大家在一起做这个思潮会的目的,也是要聚合各位一起来聊一下设计师们的需求,包括我们后期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说下个月的活动可能就会聚合室内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之间的一个互动,或者是室内设计师和地产商之间的互动,或者是跟不同品牌、类别的材料商之间的互动,也正想征求一下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今天正好钟总也提到这一点,可能下一次就会是设计师和地产商之间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的活动,我们也正逐步在筹备当中,也希望大家多给一些建议。

  这一次是一个小规模的活动,针对我们郑州的设计环境,大家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刘丽:整体来讲,我觉得郑州的设计环境是一个越来越好的环境,从入行到现在,大概有将近十几年时间了,从最初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的境外品牌进来,还有很多国际品牌的一些酒店之类的,我觉得都是好事情。越是市场化,可能对每个团队来讲越是个好事情。

  胡卫民:这个说起来太复杂了,复杂的原因,我觉得问题太多了,从哪儿下嘴呢?像吃螃蟹一样。还是多沟通吧,因为从技术方面,从市场方面,从自身的队伍建设等等。这一段时间我们受了刺激,前几天蓝色的张振刚张总搞了一个座谈会,是说设计管理的。说完之后,我脑子里就乱了,发现方方面面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解决。这个解决我觉得从小看是一个设计团队,一个公司。从大的方面来讲,从整体河南设计界来讲,方方面面需要整理的,需要梳理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由咱们各设计公司,共同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毕竟整个河南的设计市场,大家看起来好象和自己没关系,其实和自己的关系相当相当大。这里面所有的问题,我觉得用一两个专门的会议、研讨会来解决,都解决不了,可能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解决。所以说只能靠我们大家多做、多想。

  刘鹏:其实相比以前好太多了,从最初大家在一起,可能就没有交流,到现在大家能有更多的机会,比如借助现代装饰这样的一个平台和机会,是越来越好了。再一个,随着我们的发展,包括有很多好的设计的团队参与进来了,包括都有一些新的项目的开建,可能对我们的影响应该还是很大的。相互之间还是能多一些交流和沟通,比较日常性的交流和沟通,相信我们肯定会做得更好。

  魏薇:包括广州的设计师其实也在羡慕我们郑州的设计师,他说你看其实郑州设计师,没想到他们作品做得那么好,在深圳音乐厅现代装饰新势力作品展上也看了我们的作品,他们挺羡慕我们郑州的设计师做得那么好,他们倒希望有机会来到郑州跟大家交流。

  乔飞:从设计行业来说,可能大部分都是基于比较喜欢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应该还是交流,其实有时候我们一味自己去设计,可能大家在相互交流当中,就会突破了。另外从大的方面来讲,近几年做设计的感觉,可能远远要高于早些年,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转折点,应该是在2005年之前,郑州的整个设计环境非常恶劣,这种恶劣程度可能大家都经历过,也不用说了。近几年,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我觉得是一个快速的飞跃。对于我们做设计的来讲,应该是非常喜欢这样的一种环境,不像过去很原始的状态。即便现在是这样的,我觉得从业主的角度去讲,因为他更多的是考虑成本,不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他就会忽略时间,可能在时间方面对设计的要求比较紧张,在这个方面还在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中。当他们的意识和思想完全解放出来的时候,完全再上升一个层面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能够理解设计不是用速度去解决的,他是用时间和思考去判定的。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团队。现在对我们团队来讲,现在的作战方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因为过去的作战方式,那就是小米加步枪式的,现在的一定是系统性的方式。就是说我们的团队可以具备打硬仗的可能性,就是持久战的可能性。另外一个,还有速战速决的可能。所以得要具备这种全方位的作战能力的系统,大环境下还是需要的。

  胡卫民:拖不垮,打不烂。

  钟凌云:设计环境也就是这种设计产业链的环境配合问题。连总刚才提到那句话,比如说这个灯饰,怎么让设计师认可?毕竟这个灯饰跟我们设计师,换句话说我们不懂,你们给我们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各个材料环节或者配套环节,如果能有更专业的公司也好,团队也好,配合在一块,肯定会把郑州的设计再提高一个层次。

  我说一个小的公司团队,让我感触非常深。我一块儿上学的同学有四个人,他们四个人同学参加我们的学习班,他们各个都等于是独立的设计经理,但是这四个人是完全不同行业的,他们在一块,在一个有两千平方左右的地方,分割成四块,我参观的时候,发现一个是专门搞装饰的,一个专门搞配饰的,一个专门做窗帘的,还有一个没有参加,是做平面的。每个公司,有的是白色装修格调,有的是木色,外面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什么什么组。就是说他们的组合让我进去以后发现,每个团队做的都很专业,而且你比如说要布艺这一块,旁边就可以支持,相互之间各挣各的钱,各做各的事,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性非常强。包括我们公司现在也在讨论材料等等这些问题,一个是我相信大家也都组建了这样的团队,我们也有,但是这种规模太小。也在考虑是不是也要大规模组建这样的模式,像最后变成了蓝色也有,你也有,而且搜集起来也很有限。当大家可能相互之间都是同行的时候,这样方面的一些东西你完全共享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觉得产业链之间的共享是有可能的,我觉得郑州应该是要形成这样的环境,你本身地处中原,产品都在南方,所以更应该建立这样的链条,让我们更加轻松,更加专业,这也是我们的环境稍微有些不同的地方,也是我们应该健全的地方。

  孔仲迅:我确实也有同感,我觉得资源这一块,实际上作为整个产业里面,设计产业领域来讲,资源这一块其实是蛮重要的。,现在的设计是纷繁复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一个设计师这个时候需要有及时的更新,我们和建材商朋友,这种交流和衔接,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在整个设计环境里面,要建立一个联系。为什么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为什么他的设计会做的不一样,其实很大的方面,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材料商的配合和他们新款式的材料的更新,实际上会刺激,可能它会反过来会刺激设计师的思维和方式,比如我们老是局限于色彩、用材等等这些东西,你的方法也会局限。如果我们有建材这方面的合作朋友,能帮我们打理这一块,我想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会越来越好,会为设计添彩。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还有就整个市场来说,作为现在郑州这一块,从客户资源来说,还是比过去要好很多的。从上一次咱们在郑州这边的年会,完了以后,整个市场,因为通过一些宣传啊、媒体啊,实际上一直在有一个往前推动的感觉。所以说,整个市场,包括我们的一些客户,甚至可能从,比如说西安或者外地打听到我们,当然这个是一个资源的问题,也是一个平台的问题。所以从市场来说,可能很多客户的要求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所以这个时候是对我们的一个压力,我们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压力非常大,我们希望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客户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这种压力,绝对对我们是一种帮助。

  还有就是设计内部的环境,我觉得确实也是这样的,我们需要把很多我们过去的一些资源好好整合一下,因为实际上有些可能是没有用的,或者有些是重复的,我觉得这样的话,实际上如果不把它整合的话,会重复地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我们设计公司来说,也需要一直不停地鞭策自己,把各方面的材料系统啊,包括我们的服务系统,包括我们的软装系统,甚至做方案,我们可能在做方案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会有一个大的框架出来。这样的话,在操作整个项目的时候,会非常有帮助,特别是有些时候如果有一个很完善的系统的话,可能遇到一些比较急的,就是刚才钟总的,有些比较急,有时候时间赶不上,这个时候我觉得有一个良好的架构的话,其实会提高我们的效率。这个对于设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丁铭罡: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郑州的设计行业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成长期了。但是,跟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这些大的城市相比,郑州整个设计的行业还是比大城市慢了一步。但是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利,外来的大型设计企业可能进入了各个区域,对于我们的区域来讲的话,可能竞争力度要很大,也就可能出现一个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状况。那么室内设计行业,现在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专业化的时代,现在各方面的信息都比原来要先进太多,所以说针对现状的话,我们做设计,我们作为地域设计来讲,也值得我们以后去思考,怎样把我们的设计工作做好。

  王政强:总体上,郑州的设计环境应该是越来越好了,这是肯定的。但是有一个说法,平常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可能我得到的信息和连总得到的信息会不一样,会造成信息不对称,有这样的关系。现在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市场,包括设计市场,包括建材市场,包括整体的大众意识,我觉得肯定是赶不上楼盖的快,马路修得宽,经济来的快,赶不上。不同步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虽然我们的经济形势好了,但是我们的要求也高了,要求高的时候,当你别的整个精神、物质都达不到这个平台的时候,你还是很痛苦。先不说设计,先说建材,你说连总,华丽在郑州这么多年,非常大的牌子,但是连总也是建材商,可能普通的在凤凰城搞的小店也是建材商,而且他和连总也有竞争,因此这个市场是良莠不齐,包括我们的设计圈也是这样的。刚才我开始讲的,我说要普及,普及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我们不要着急,我们还是要按照你的信念,设计要做,但是这个市场是要慢慢来的,环境是要慢慢改善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光关注我们的设计,真的要关注我们的城市,关注我们整个城市的素养,这个城市的素养上来了,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机会,这是一定的。比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说整合资源,怎么整合?我们到很多公司去看,我们都整合了,那卖书的小赵都不愿意了,我本来卖50套,你们一整合只卖10套了,可能对他有冲击了。我只是举这样一个例子。但是实际上是需要整合的,特别是给我们公司送这么大一本书,那是让我锻炼身体的?我看了看,只有30%有用,为什么?全都是重复。而且这些书商就是抓住现在都在做酒店,都学酒店设计的趋势,拼命出书,出的受不了。我说你真辛苦,找我们的设计师帮你抬下去,太重了,你还是把它拿走。

  因此像这种书籍的话,这就是急功近利的书籍,如果你设计想提高的话,通过这个书是提高不了的,为什么?你只看这个表皮。你有这个的话,你就花钱去住,去体验,去量尺寸,或者你听设计师介绍,没有什么用,我个人的建议,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我觉得从设计师和设计公司之间本身的理念都不一样,你说这个平台怎么匹配,它本身就是一个不能说谁高,谁低,谁对谁错的问题,本身平台就不一样。再说到设计费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首先现在发展需要钱,我们先把设计费挣出来。比如说我们这个市场都统一收费,现在客户都聪明得很,我有个什么项目,找个张三、李四、王麻子都报了一下,报的都不一样。他说张三你太高了,王麻子的低,逼得你张三降下来了。最后他还说,你看你们的设计市场多乱,同样的事情,差别那么大,你们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我觉得这存在一个市场保护的问题,如果这个没有提高的话,我估计很难发展起来。我们现在交流五次、十次都没有用。因此我觉得讲到环境市场,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风格,但是我们要有相同的市场、相同的环境和平台,我们才能培养出来。不然的话,环境、平台都不一样,有的人做的很不错,有的人做的很一般。不错的人想把自己的要求更高一些,一般的人想为了生存,把价格拉下来。我觉得将来一定会是专业化市场细分的状况,设计行业市场的一个标准问题,我觉得这个都是挺重要的。

  另外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专业的评级机构,你的级别,比如说你这个公司是什么级别,在这个级别我的收费是多少,行业和国家是保护的。你达到这样的一个收入水平,你有这样的级别,你是要考的,你每年的业务量、你的业绩、你的理念,客户的反馈率,都很好的话可以。如果不行的话,那你第二天就下来了,你本来是一级就变成二级了,你原来是二级的话,通过你的努力,可以变成一级。如果这样的话,可能收费就不是问题了。但是我不是讲收费大家生存不下来,但是这个是反映我们的设计市场非常非常混乱。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林峰(音)到郑州设计一个酒店,设计这个酒店不到3万平米,就是1200万的设计费,机电什么都不含的,咱们同行在一起聊,建业想想,同意了。人家又说了,总设计师来的话,五星级酒店,头等舱,同意了。第三项现在也同意了,我们不做效果图了,我们出方案,施工图我们来做,如果甲方需要效果图,你另出钱,另出费。我找老胡那儿,画一个最牛的效果图,但是这个钱你一定要出。他们想了想,最终同意了。当然林峰(音)的水平是很高的,我们河南有这样的客户,我们为什么抓到,首先可能是我们的品牌问题,但是这个市场圈子有很大的问题。有的人一平方收80,有的人一平方收30。因为客户不懂啊,可能你付出的成本,甚至你的理念都和别人不一样,但是客户不知道。因此我觉得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内部的市场,大家能够有信息的整合,另外对客户要有一个再教育,客户实际上就是普通消费者,你要普及他的意识。他的意识上来的话,客户有意识了,就像有些大项目投标了,投标最高的不要,最低的我也不会要,这也挺好的。这说明客户也成熟了。另外要改变客户老是对国外的,香港的、台湾的怎么样,实际上内地的也不错。我们要去改变,因此我觉得光提高我们的环境没用,要提高整体的环境。我们是阳春白雪,普通的消费者那怎么办?因此我们需要整体的普及,加上我们行业的自律性。我觉得才可能会做得很好。而且这就面临着我们不光是郑州市场,我们国内市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能够做到信息对称,我刚才讲了信息不对称,能做到信息对称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魏薇:我们随意一些,谁有想法的话,都可以抢答哈。

  连志刚:那我说一下,我有点儿灵感。我想起来刚才说的专业化的问题,我想起来了中国那个做通讯最大的公司,华为的老板说一句话,说我绝对不做专家,因为专家永远是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因为楼盖的太快了,发展太快了,我一定要做一个组织者,把大家组织起来。他这个话我比较受启发。这就转到我了,我们华丽想给大家服务哪几块,我们准备做了一个PPT,准备巡回给大家做汇报,我们准备做一站式体验,从开关到售后服务,我们就干这个专业的。只要你接图纸,一站式用灯方案包括四部分,一个是开关的系统怎么来控制,哪个地方该调光,哪个地方是感应,哪个地方是地脚灯。我们现在的采购都很细,开关等等这些,都很专业。第一个开关照明系统。第二个是用光系统,冷光、暖光。现在的各个厂家,包括欧普,马上在我们这儿要上,像我们这儿要做一个高端的品牌,他们都是日本的设计师,随时能过来设计,我们叫他来帮我们设计。第一是开关方案,第二是用光方案。第三是挂灯。你说我现在一个方案,你需要什么呢,杨总带队,我们马上给你配合。第四个是售后服务方案。未来的清洁、保养等等。有了图纸以后,从开关开始我们就当你们的助手,我们能力不行了,我们找更高水平的厂家来给你做。大家只要遇到这种方案了,杨总给大家表个态。

  杨可:没问题。

  魏薇:设计其实也是一个服务行业,目前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我们的服务,大家对服务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请哪位设计师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王政强:我跟我们公司是这样讲的,不要把我们当成艺术家,也别当成什么大师,谁说谁是大师就是骂人的,不要叫什么大师,你就是为别人服务的,给客户什么样的概念,以人为本,我们不能把个人的理念和风格强加于另个人身上,首先它是一个商业功能。在商业功能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纯粹,这就是一个好的设计,因为设计毕竟是要做的,不是一个艺术家画张画,你要不要跟我们没关系,但是我们设计完了以后,客户是一定要使用的。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现在从来也不说什么客户太土了,也没有认识,从来不这样说。现在我们就说,希望我们自己检讨我们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客户土的话,你一开始就不要跟他接触,你一开始接触觉得不行,就拒绝他。设计为他做好了,让他满意了,通过设计,他的经营成功了,我和他又成为好朋友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和思路。

  当然在服务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做到一些,像一些酒店或者像一些商业的,甚至销售的客户的服务标准。比如说我们这个项目完工以后,我们会在三个月或者一定时间内,我们会主动对经营者、老板反馈,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现场有什么问题,我们能不能免费帮你再调整一下。有时候我们可能哪天路过这个店,进去以后,就像店的股东一样,进去就开始招呼,你这个家具怎么摆这儿了,应该摆到这儿。客户会非常感动,好象你很操我们的心,不是说这交易完就结束了。再一个,我们还要做到一个,我们还要对客户有一个培训,这个培训是指风格方面的培训。比如说做完一个效果以后,上次有一个酒店问我这张画,领导老是问我们这张画什么内容,说实话我们也是在深圳选的,不太关注。通过这个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们回去在网上好好查了查,后来把这幅画的内容再反馈给他们酒店营销。员工就知道了,客人一问,服务员马上就回答了,他就会觉得水平很高。

  从艺术方面,我们过去有样板房销售部,这两年我们这些做的少了,以前我们都会对销售员进行一个培训。当然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定式的东西,所有材料的保养的资料集什么的,客户看了很感动,我们每完成一个项目,我们给他一份,我们稍加一改,你这个酒店开了以后,大理石保养、灯保养,给到他们。因为客户不是专业的,我们希望把这些东西都能够给他。我觉得这样就是可以一点一滴给客户带来的服务内容。我觉得这样的话,可能他觉得跟你合作很放心,这也是我们设计的一个附加值吧。因此我觉得现在的设计师,一定要把头低下来,刚才我讲了建业酒店的案例太少了,有些人认为他们是大师,我们现在还没有的话,我们可以把头低下来了。就像现在的光头雕塑,低头,鞠个躬,我觉得这个含义就是表达了一个服务,不光你是设计师,你是别的行业的,甚至银行的,我觉得有这种服务都是很好的。但是这个服务业是有度的,我们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能说我为了服务得很好,我很下三,你的设计费给我,你让我往东我绝对不往西,你让我打猪我绝对不打鸡,我们不是这样做的,不卑不亢是我们的原则。然后是适度的服务,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他一些感动。可能从这方面服务的话,项目就会做好的。有很多人他们来了以后不说项目,先问问你们这个多少钱,很直接的这种。我们希望直接跟我们客户说了,交个朋友,最后他很喜欢我们的设计,觉得审美上跟你有沟通的东西了。他并不是把我这个项目做到急功近利,我把商业回报放第一位,当然他需要盈利,但是更多的他是找到了对装饰行业、设计行业的爱好了,我觉得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做的话,客户越来越普及,可能再有三年五载的话,客户的环境也好了。客户的环境好了,我们的市场环境就更好了。

  丁铭罡:服务的概念就是为客户服务,我们做设计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是为谁服务的,那么对于客户的话,他要白色的你给他黑色的,客户肯定不会满意。本身设计这个行业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体系,中国的服务行业,跟发达国家相比,本身就有一定的差距。那么我们如果想做好自己的设计,得和客户沟通好。我们可以借助国外好多成熟的服务体系,像酒店啊、餐饮啊,像星级酒店,他们的服务都是很到位的。那么就是说,我们做这个设计服务的话,能不能把酒店业这些服务行业,就是说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服务行业容纳进去,我们跟客户沟通的话尽量更近一点。

  孔仲迅:我觉得主要还是对这个客户的一种情感,虽然说的有点玄,但是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如果你对这个客户没感觉,你们聊的时候,聊出来的东西也没感觉,我觉得这个东西本身可能也做不好。首先你得投入你的情感为他去思考。因为一个客户找到你,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我们可能有时候过于在意一些造型啊,或者是一些有设计感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客户在意的是一种感觉,他在这个空间里面的一种体验、一种感觉,我觉得这个时候,你真的是要去思考,为他去思考,就是首先他提出来这样的一个要求,可能我们通常会觉得他是一种很无理的,或者很不专业的人提出来一个很可笑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我们真的是体验不到这种感觉,有时候客户提出来的东西真的是他想要的东西,只不过他没有通过很专业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没办法。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真的为他思考,他可能追求的不是一些表面的造型,或者色彩,他可能追求的是那种感觉。首先我们要顺着他的思路去找到那种最根本的他需要的东西,再用我们的专业思想、专业的方式把它找到,我觉得这个时候就可以达成一种默契,设计师跟客户之间是一种朋友的关系,可以达到一种很默契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是最理想的,这个服务业不是说就会丧失自我,我觉得也不是。可能最终达到的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有时候真的是我们观念上的错误,扭转过来再去思考,可能他就需要大的、明亮、宽阔的空间,但是你为了做一个造型,你非得去给他做一些小空间,或者我们认为很漂亮的层次,实际上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也得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关系处理好,我觉得就会有很好的结果。

  刘鹏:其实我觉得这个有几点:第一,先得有一个好的心态和专业素养,因为你服务的每一个客户可能不一样,有合作成功的或者没有合作成功的,应该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情。第二,要更加细分地去提升这种专业的知识,我们实际上是做技术的,做服务的,其实你把细部的东西考虑好以后,你就知道如何为客户服务了。比如说就像一个项目开始,有前期的定位、后期的方案,以及设备等等一些方面的问题,其实你能把你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细微、细腻的时候,更加系统的时候,你才能为他提供很好的方案,他会觉得很惊讶,因为这方面他是不懂的,所以你能给他这种大致的步骤,具体什么时间做什么东西,这其实也是一种相互的过程。要做一些比较专业的东西,你跟他沟通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如何为他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个还是能把我们的专业做得更加细腻、更加细微,让你从内心里觉得我确实需要把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不停地感染自己的心理感受,把它转化成相对专业的方式,给对方提供非常完善的技术指导。就是先要知道客户的需要是什么,我能帮他做什么,通过我的努力能做到什么,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把这件事情做好,也就是说为客户服务好!

  乔飞:刚才大家谈的设计服务,其实想法都差不多,针对目标客户,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就像我们公司从最初设计到最后有一个清晰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刚才你举的那个例子,就像我们去看电影,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下面要出现什么情况,你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这很麻烦。但我们的设计这个过程一定要灌输给客户,并且我们要用很专业的角度去给客户规划的更清晰或者更明白。其实这也是一个相互信任的过程。

  钟凌云:这个服务,我觉得到现在,我对这个设计服务的认识,以前因为我们公司业务相对比较繁杂一些,以前的回答,就是很多办公室所有的东西都回答能做。但是做到现在,这三四年以后,我基本上都不会做了,我感觉我只会做那么一两样了,这应该也是一个趋势发展,比如说你对客户说不,对不起,我不会做了。比如说我们公司几个项目小组之间,他做他的专业,我做我的专业,我做不来他的,而且对他这一块我是必恭必敬的,我觉得这个同志做得比我专业多了,大家公认他的那种感觉。对于我来说,服务就是专业的,这样的话生活会更简单。

  另外一个,作为设计服务来说,实际上不是说形式,不是说细节,我认为应该再高的一个层次,应该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引导设计。大家因为苹果,因为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一个大的设计。在商业设计里面,这个设计师会教你怎么卖衣服,怎么卖手表,他会创造一种方式。比如说卖钻石的,我开柜子的时候可能会先戴上一个手套,然后拿一个钥匙,再拿出来。这个过程告诉你,通过仪式感去表达出来,这就是设计师给你设计出的一系列流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可能我们真正的是在于整个系统的引导,更深层次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全系统的引导。但是这肯定是更加专业的,慢慢随着大家,比如说做医疗,全国的医疗大师级的人物,他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他能够把这种工作方式融进来,这就是第二个阶段。有时候我们还只停留在最低阶段,只能挑选自己能做的。

  刘丽:关于我们这个团队,最近两年的时间,我一直在强调如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肯定以前早些年更多是被动服务,最近这些年,因为客户不明白,就是说你这个设计服务整体的环节是什么,那么我们如果给客户谈好以后,我们前期把整个流程和环节设定好,他进入这个环节和流程了,我们就按这个流程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这就是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的关系。包括我们的设计周期各个方面,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做一些更从容的事情。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实际上做设计服务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管理团队,因为我们做酒店的多一些,接受不同的管理团队,不同管理团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酒店管理方式他的经营模式不同的话,提出问题也是不同的。我觉得恰恰在设计过程当中,有不同的提出问题的方式,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因为设计本身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作品是一个结果。最后,恰恰因为提出的不同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很有意思。这个形成了我们自己本身产品的差异化,酒店对每一个项目,不同的项目,比如说我这个项目可能在郑州,下一个项目可能在杭州,他有不同的要求。对设计师来讲,包括对设计团队来讲,我觉得这也是很有意思、很有兴趣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服务,还是怎么样能够做得更专业化,跟专业化的一个模式。我可能以前会做很多样,现在我可能只会做一两样,那么我们这个团队也是我就做一样,这样会更好一些。

  胡卫民:大家都谈了很多的服务,而且所有的设计公司的设计师都知道设计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但是我觉得可能大部分设计师还真不了解到底什么是服务,真没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服务肯定是有代价的,首先我觉得很多设计师已经本末倒置了,比如说有些服务是明码标价的,咱们设计是应该明码标价的,但是在设计行业里面,有些取费是什么情况,就像股市一样,大家都说股市有跌到底的时候,但是还有专家说,股市跌到底还要再往下跌十八层的时候。咱们有些设计公司能无限把设计费拉到最底,还能再拉。这种情况下怎么去谈服务,他的心态都是不一样的,他怎么去谈服务。你说我是服务行业,但是你自己都在做这样的事,你怎么做服务?

  在我们合理收取服务费用的同时做好服务。我觉得服务大家都说了很多种,这样那样的一些服务,但是我觉得真正的服务是要看到一个客户他真正想要什么,其实咱们设计这个行业,是在客户整体要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咱们是这个项目当中的一个环节,这个客户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肯定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不单纯只是要一个非常漂亮、非常豪华、非常华丽的空间而已,这只是在他整个项目当中的一点而已,如果我们搞清楚这一点,你就知道,你给他什么东西是他最想要的。我觉得最好的服务是什么?当你客户困的时候,在你力所能及的时候,你给他头底下放一个枕头,那你的服务就到位了。前提是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这是我对咱们设计行业服务的一些看法。

  魏薇:其实设计公司的经营,也是有阶段性的,那在累计资本或者是转型前,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让我们抉择、纠结的项目,或者是让我们很纠结的一些客户。在这些非优质客户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姿态,或者说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良好的心态?请大家也谈一下。

  胡卫民:我觉得这个话题挺好的,第一,大家不要去反感,因为任何一个客户,只要走进咱们公司的门,他最起码是他对你有一份信任,就凭这一份信任,咱们就应该尊重别人,要把心态放好。可能他对这个项目部了解,可能它的设计不清晰,但是我觉得这都无所谓,不要很生硬地把别人拒绝,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不好的。为什么?因为他毕竟来到我们门前,就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那么你要做的,如果你觉得这个客户不适合我们的团队,那么我们就讲清楚我们团队的情况,讲清楚我们市场的情况,甚至要帮他出一些主意,你底下的工程怎么来做,根据你现在的情况,应该怎么来做。有些服务我可能提供不了,应该是婉言谢之,要尊重他,而不是很生硬地说NO。

  钟凌云:非优质客户,像有些只要是专业或者说自己擅长的,有时候我觉得在我们的阶段也不完全存在这个优质和非优质,像刚才胡总说的,来的就是客就是朋友,真的,很多客户来了可能只是需要帮忙的,你得帮个忙,而且得帮好。当然肯定也存在比如,我只卖蘑菇,人家来买白菜,对这种情况,尽量就是说我不擅长的领域,我介绍相关领域别的朋友来做,就这么简单就行了。另外客户实际上在筛选我们的同时,他已经做了提前的了解。

  刘鹏:我的理解还是要人性化,有一些客户的需求可能不是你能做的,有些想法是可能想交朋友,尽量更多了解这些设计的状态,包括一些方式,也会给他做一些咨询式的服务。然后对他进行一种评价和判断,同时我觉得也需要对这些客户进行更多的一种培养式的进行一些沟通。可能不一定能成,但他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更多的了解,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能够更好地为他提供一些建议。

  魏薇:看来我们郑州的设计师都心地好善良的。

  王政强:不商业化,最起码在座的几位都不商业化。

  刘鹏:确实是这样的,有些可能就是想来了解了解,或者说他偶尔了解的过程中,可能反倒对你或公司挺有兴趣的……不管他找谁都无所谓,更多的在于你自己的想法,你公司的想法,可能为他的很多项目做一些参考,我觉得是有必要的。确实需要培养客户,那就是不同地在相互之间的一个传递。

  乔飞:不论是你再成功的设计公司,或者是刚起步的设计公司,或者是发展中的设计公司,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客户也不知道你究竟是做什么的,你是做设计的,人家来找你就对了,进来就是客人。就跟你开饭店一样。说是服务,服务行业我觉得本身客户就是上帝嘛,这是一定的,首先我们的接待服务肯定要做,无论是对待高端客户也好,或者中低端客户都是一视同仁,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传播不开。他可能现在不是你的客户,但是有可能三年五年以后会成为你的客户。包括我们认识到的一些朋友也好,给别人见面,留下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我的观点,肯定是首先要做前期的综合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才行,这是一个基础。

  孔仲迅:有时候我真的是挺挣扎的,特别是有些客户,他也不是说非优质客户,他也挺优质的。

  王政强:优质还是幼稚?

  孔仲迅:优质,客户有时候真的也挺可爱的。有时候其实你挺想帮他做这件事情,但是很多原因吧,你可能要推掉,这个时候是挺挣扎的。但是有时候我们推掉也是为他负责,你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做这件事情,你硬接下来,你两边都做不好,我觉得那样反倒不是好事。你可能真的是会给他一些帮助,因为你觉得沟通得很好,会给他提供很多东西。在不占用你公司的资源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帮他做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个也是很好的。不管以后怎么样,我觉得大家从朋友的角度去帮他考虑,我觉得客户也会很接受,也可能将来会给你带来很多的业务。我们不能像有些台湾公司的人,过来半小时、一小时,出多少费用,当然我觉得这可能和市场有关系,和客户也有关系,国外的客户他认这个东西,他觉得我来你这儿占你的时间,你给我提供咨询的话,我应该给你付费。但是在咱们这儿,咱们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觉得更多的是为以后多做一些铺垫。

  丁铭罡:设计师有设计师的思维,客户肯定也有客户的思维,那么思维方式很难统一到一起。有的设计师说,我是设计师,你不懂,这样很可能会给客户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我认为设计只有分专业设计和非专业设计,你哪怕是大街上捡垃圾的老太太,她也要设计这个垃圾怎么分类。我们做专业设计,专业设计不可能完全就超越人家非专业设计,有好多人不做设计,但是他也很多的理念也是相当好的。我认为我们作为设计师,跟客户之间应该从情感上,从心理上,各方面尽量沟通,达成一致,把整个项目设计各方面来做好。我的观点是这个观点。

  王政强:我觉得客户不应该这样说,客户就是客户,可能客户的素养、需求都不一样,有些需求高端的,有些就是务实,简单做一做。但是他到你这个公司,适合不适合你,我觉得是两个概念。进来都是客,这个我们都是很认可的,别人来了,慕名来找你,不管你是通过什么原因,你要通过善意的拒绝,也不会说硬性地去处理。举个例子,我们2月份基本上两三天就有一个项目,不管什么项目,有介绍的,有客户自己找来的,如果全是这样的话,都得让我去见面的话,那非常浪费时间,我也没有这个时间。因此我们只能挑选,挑选的话就是说,我们就有助手,助理来挑。他来做的话,有时候我在外地出差,打电话来了一个客户,我们就有一个标准,大概看一看,比如说我们助理知道这个标准,他就直接跟他谈了,我说你就可以作主,行就安排,不行就推掉。我们推掉的方法无非就几个,一个是我们不太擅长的,第二个是不太适合我们的项目,第三个办法,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设计费提高一点,他就走了,吓走了。实际上并不高,但是你没办法,你如果天天去谈这些事情的话,一天就无法工作了。对待客户来讲,我们现在分成几种,比如说有潜力型的,可能现在是一个项目,将来他很有潜力,像潜力股一样。另外一种可能是集团的。再一种是上市公司的,它有连锁的,这样的话,你才能跟他发展成朋友,不断来做。如果你做了一个,下次找不到人了,意义也不是很大。这是对客户的分类来讲。

  对客户的设计来讲,我们一旦接到的话,还是非常认真的,小孔说的话我很认可,用感情,用心来做,用心让他觉得你是在替他做事。我们前一段做郑州有一个项目,就在东区那个项目,客户也不在,我们讨论了有两个月了,他老觉得这儿不行,那儿不行,后来我们又请他去了一次,他挺感动的,去了现场,他又提出很多问题,不满意的问题,但是他觉得我们的做法很好,我们主动放线,放线是施工方做的事,工程比较复杂,我也不可能出效跟出画书一样,不可能,我们去给你放线。我们用中秋节的月饼盒,打了一个眼,整个放了线。他很感动,觉得我们工作做得非常细。因此我想这可能也是一种服务,或者也是一种成本的投入。但是这个给客户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就可能会紧紧地抓住他,先听的意思,最后拐过来以后,他会听我们的意思,因为他逐步信任我们了,无论从感情上、专业上,我们的态度上,信任我们以后,基本上后期我们话语权就比较多了。

  因此来讲,对待客户,我认为也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是你接到就要用心,如果没有接到的话,或者不想做的话,就很婉言地拒绝,或者介绍给同行业更专业的人来做这些事情。不是说你现在什么都会,什么都会的话,可能你是最累的,而且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好,可能也做不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说句不好听的话,从盈利上也不是太好,因为你接的太多,不适合你的话,可能客户后期对设计费的支付会有不良的影响,如果你保品牌的话,希望你每一个都做的很慎重,做得很好,你的品牌会越来越好。如果你什么都接的话,可能有一个项目毁掉你了,可能你十年的品牌就毁掉了。对客户的看法,我们是这样一个态度。

  刘丽:每一个团队或者每个公司、每个设计师对优质客户的标准也不同,什么是优质客户,从哪个地方来界定呢,设计费还是客户本身所要求设计这一部分的认知,还是怎么样?我觉得投资各方面,什么是优质客户,每个公司、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还是根据自己公司的定位,来选择合适自己公司的项目,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儿会更轻松一些,会做得更从容一些。

  我非常认可王总刚才说的话,公司的品牌都来之不易,品牌没有更好的营销方式,只有作品来说话。所以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心对待选择的每一个客户,这样就行了。

  连志刚:我说两句,我是外行,我天天在研究销售,前两天我给几个饭店的朋友去讲营销。我给他们举了个例子,前两天我给员工又讲了,一个需求,一个市场。我举了个例子,我说你们是帮助客户解决什么问题的,客户来了。我说怎么是干什么的。实际上我们不管是给他点菜也好,我们给他设计也好,我们总结一句,就是帮助他满足他的需求,帮助他解决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出内心的需求。我就举一个例子,我到一个饭店,一般的营业员都是推荐最贵的钱,从来没有一个服务员说你有什么需求,几乎没有人问我。我给我们的营业员也这样讲,下一步我们可能请一个老师讲消费心理学,实际上他的需求各种各样,如果把他内心深处的需求找到了,给他设计方案,可能会更准确一些,可能会让他更满意。就是怎么来探索他内心深层次的需求。

  魏薇:我们在座的几位新势力的设计公司或个人,在他们的公司经营管理及品牌或者个人形象推广方面,都是比较有想法和见地的,包括像刘总, 2011年在香港也成立了成立筑详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在这一块,您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刘丽:我觉得这个怎么说呢,这个事情我最初可能讲过,做这个公司的时候,不是说最早主动去做这个事情,被是被动去做这个事情的。但是我觉得自从来做这个事情以后,从今年各方面看起来,还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是这样的。我觉得可能每个公司,因为我以前可能对这个事情还不太清晰,但是我觉得每一个品牌、每一个团队也都应该是,毕竟我们做的是市场化的东西,应该有一个市场的定位和整个公司的远景定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也是一个摸索的阶段吧。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做,作为设计团队来讲的话,还是通过一个合理的、有步骤的营销方式,来做好自己团队接到的每一个项目。这个不太好说,不好意思。我们也是在摸索,现在还真是没有太多的经验来给大家分享。

  魏薇:也算是迈出了新的一步。

  胡卫民:我们是一个设计行业,我记得十几年前、二十年前发展的时候,大家可能就是一个设计师、两个设计师也能做得很好,也能做得很出色,我指的是相对。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完全是不一样了,想要做好一个项目,没有团队是根本做不成的。因为凭着咱们现在一个或者两个设计师,或者几个设计师来做,这个可能性是几乎没有的。那么我是经常爱看电视,这一段我经常看“两会”什么的,前一段就说到地产行业这一块,我觉得地产行业这一块,可以影射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我记得是新闻频道有一个专家是这样来定义,说地产行业就像足球比赛一样,上半场已经结束了,现在是中场休息15分钟,15分钟结束之后,开始下半场。其实我觉得在咱们中国很多行业,包括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一步,包括很多行业够存在这样的问题,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该开始了。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我觉得品牌推广这一块,它对于一个设计公司来讲,它只是所有的环节里面的一个环节而已。如果说想要做得有准备,那我觉得需要所有的环节都要抓,产品的质量、内部管理、对外推广等等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大课题,我觉得大家各自拿出各自的程度来做,不一定有一个非常定式的东西,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连志刚:我插一句,大家都是搞工装的,我这两年一直在做家装,家装比较明显,尤其是去年5月15号,我觉得就是一个分水岭,上半年我们都是高歌猛进,翻倍,到了中场,就是5月15号开始,跟跳水一样。而且去年12月份,每年的12月份比历年涨,结果一下就跌到底了,是这样的情况。

  胡卫民:工装还可以。前几天给张总,我们几个人在讨论,那天会议基本上除了有三四个是做工装设计的,其他的全是家装设计师,他们听完郑刚(音)讲过设计管理,讲完之后,一个理念,就是说张总,你这个讲的挺好,但是离我们挺远。我们要不然是老体制,要不然就是两三个人、三四个人的公司,你讲的挺好,我觉得就像烟花一样,上去亮一下就完了。当时我就给他们讲,我说你们要准备下半场,如果你们要这么做的话,你们家装肯定是大浪淘沙,被拍在沙滩上的那批人,如果不调整的话,肯定会被淘汰。

  王政强:不转型不行,拿过去的东西肯定不行。

  钟凌云:这个品牌化,实际上我觉得可能每一个公司,慢慢都会各有各的专业度,当然可能会有一些差别,有交集,但是大部分还是有差异性的。我觉得至少以前我是没有特别认识到专业性对自己品牌的一个影响力,现在慢慢就感受到了,公司的这种专业性,实际上无论是定位的专业性,还有你针对客户的专业性,实际上也是一种品牌包装,实际上也是一个宣传品牌包装最根本的一个基准点,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也是需要我们下一步做的一个事情。

  刘鹏:实际上我们最终核心的东西,其实还是我们的产品和作品。我觉得这个一直是两难的,你把作品做好了,或者不管从你内在的基本功和外在的这个部分,都是比较容易去进行适度的调整的,都是拿项目进行表现的。我觉得这个方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乔飞:我觉得设计产品是一方面。对于整个设计公司内部来讲有几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服务,还是对客户的服务。第二个方面是团队的建设,第三方面应该是公司既定的发展目标。我觉得有了这三点之后,这个形象我觉得它应该是自然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像客户方面,客户方面我们是有一套系统的,包括我们从最初的服务到最终,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的。有了这样的系统之后,我觉得我们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服务质量做好,为客户服务好。有了这样的一个系统之后,我觉得它也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包装。第二个团队建设,我觉得对团队建设来讲,这个可能谈起来就比较大了,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团队建设也有几个方面,比如说像对一个项目来讲。另外一个可能是先遣部队,因为一个项目可能是一个团队做的,绝非是一个人的事儿,所以下面可能有一些主力部队、断后等等,这都是一个系统的事情,包括整个设计流程上的管理。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团队建设,包括分工细化的一个方面。另外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每个公司都不一样,他只能根据我们的客户客源进行不同的定位,我们做的酒店、会所的项目多一些,可能我们现在还只能是一个综合体,可能医院、办公、会所全都有,还没有把这个东西,我们整个很专业地做一样,可能在具体做项目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去做这个方面,有一部分人做那个方面,但是最终可能会走专业化的道路,肯定会有另外一拨人去走更专业的这样一个路线,这是肯定的。

  另外一个,我觉得有了这些之后,才能谈得上整个企业的形象,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觉得企业形象包装再漂亮,再奢华,或者我们每天在座都是西服领带都不行,我觉得主要是内部的条理化。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要认真去做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孔仲迅:品牌管理这个东西,我觉得从专业角度来讲,我们其实也不专业,但是作为公司来说,我觉得首先对外这一块,我们现在等于是大木(音)的。因为大木(音)可能有的人也知道,他把各地的设计公司网罗到一起,组成这样一个结构。我们加入这些东西,也是希望对整个公司的品牌有一定的推广。它在一个平台下,反正就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有效的。包括最近他出了一些书,包括一些IPAD电子版的杂志,我觉得这种形式,从公司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而且各个公司都有一个交流,可能定期不定期的这些公司会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各方面都会拿到一起去,拿一些作品来展示。这个平台我觉得对我们是一个比较大的帮助。我觉得这样的话,一些好的作品拿出来,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影响。

  第二,作为公司来说也应该有这一块,其实大家都有很好的作品,但是作品出来以后,我觉得其实在整个产品包装和营销方面也是挺重要的,比如说可以请一些设计师来做,王总也是先驱,做了一些公司的书的形式,我们也是跟着王总来走的,这些东西对公司的品牌都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帮助。还有就是客户了,我觉得这个是真的要用心做的,不然的话,一个客户可能就影响一大批,每个项目都要做好,我觉得这也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个部分。还有就是刚才大家都提到的,就是你公司的一个理念,你要提出来一个很明确的理念和定位的东西,在这个理念支持下,真正去把你的理念去实施,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东西,帮助你把品牌的影响力建立起来。我觉得可能真正有一段时间的历练的话,大家可能也就会更多地认同你的公司了。

  丁铭罡:现在我们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如果我们去推销的话,我们这个东西里面有多少有益的东西,怎么来推。可能在消费心理上,就认为这个品牌就好。那么从宣传的角度来讲,如何冲破消费者的这个心理底线。我们做设计的,纸是包不住火的,但是我设计是硬道理,你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关键是我们还要把自己的设计做好,拿出好的作品,再做好的宣传,可能我们会更上一层楼。但是打造这个品牌文化,赋予这个品牌内涵的个性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利用品牌文化影响营销人员和相关人员,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营销理念,塑造自己设计营销的形象,从而加大自己设计理念的营销力,我认为也是必要的。

  王政强:实际上我觉得品牌推广,上次在深圳搞那个活动的时候,我也讲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想法,就像我们《现代装饰》去年搞的大奖赛,叫诚实设计。我觉得推广也应该是诚实推广,诚实推广也非常重要,根据你自身发展的程度适度推广,我认为不能过度包装,过度包装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另外一点,从推广来讲,我们这一块来讲,相当于软硬,一个硬件,一个软件,硬件就是我们设计的,我们现在也可以叫作品,也可以叫产品,就是说我们的产品要过硬,客户要接受,要认可,这个本身就能对你的品牌带来推广。另外就是软件,软件可能在于很多方面小的东西,比如说现在我们有网站,比如说我们网站是一个广告都没有,很多材料商也想在我们这儿上什么,我们是一个很广泛推广的感觉,他有很多材料的图标,我说我们公司的网站是作为我们公司理念的推广,如果别的公司的进来以后,会影响我们的单纯性,从网站推广方面来讲,我们也是一个推广。而且这个网站,我们建设的也很简单,有什么事儿就放上去什么事儿,现在看来,关注的人也挺多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事儿。另外我们也坚持了一年一本书,也是能够记录我们这样一个过程,给客户同行有一个交流,这可能也是一个潜在推广,因为我们的书量有限,但是要给那些真正很关注我们的人,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提升。第三,在办公室的环境里面体现出来一种推广。比如说很多的客户来了,一般像一些高端的客户,他来的比较多,我们那儿装修很简单,办公室空间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会在一些细节上下工夫,比如说卫生间我们会用最好的洁具,都是很不错的。为什么这样做呢?你设计师做设计的,好的马桶都没用过,怎么做设计呢?另外一点,客户来了以后对客户是一种尊重,可能有很多公司很漂亮,但是对卫生间这一块不太注重,就非常简单。像我们的几个客户,他们都说,没想到你们的设计公司搞那么好的马桶,比我们酒店的还好。另外我们在卫生间里面还放有精油,这一系列的工作,可能看似没有太大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这些细节可能都会让客户来的话,会打动他。因为我们提的口号就叫打动心灵的设计,当然这一点很难,我希望我们设计的作品和产品,你先自己能感动,才能感动别人,真正让人觉得你心灵被触动了,可能才是一个真正好的设计。因此我们希望在细节上来讲也是这样的。这样的话,硬件和软件同时进行的话,我觉得这种包装也是一种方向,最起码从我们公司目前来看的话,还是取得了一个比较良好的效果。我从事这个行业,我从来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挣到大钱,只是喜欢这个行业,去做,但是如果经常赋予我挣钱这样一个使命的话,我说不合作也罢,今年年初还是谢绝了那家公司。昨天他们还来找我,我说我们可以合作,但是我绝对不会挂你的牌子,因为我觉得方向不对。

  你认清了你自己的定位以后,都是你的一些包装,或者是发展,可能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觉得作为公司的包装和推广的话,不能急,你要急功近利的话,绝对是有问题的。而且这个行业是靠你的硬件说话的,软件是附加值,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能着急,还是把心态和态度调整好,可能随着未来的时间,你的品牌这些都会上来。属于很着急的话,很可能前面就是陷阱,不见得是好事,可能你现在赚了很多钱,但是你可能丢失了你年富力强最想干的,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顾一看,你什么都没有,这可能是这个行业最可悲的一件事情。

  魏薇:刚才我们谈到3月6号,胡总你们做的那个活动,其中也有不少的家装设计师一起参与,针对这些小型的设计公司,或者是设计工作室,他们的运营成本可能就不会很高,但是他们想要做强做大也不是朝夕之间,那针对小型设计公司的良性发展,大家有什么样的观点?

  胡卫民:我一看到这个题目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根本的问题,有些小型的设计公司,他的领头人就没意识,换句话说他就没斗志,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想挣钱,还是想做好作品,他自己都不搞明白,这个是最恐怖的,你给他说这个那就更远了,谈到这个问题就更远了,甚至他连我自己一年挣多少就不知道,整个一个不知道,你说让他来他就来,你说让他不来他就不来。因为上次给张总一起,有几家家装设计公司在一起,从谈话的过程当中,我能听出他们的语气中有很多的无奈,他对这个事儿根本就没有考虑我怎么抓产品质量,根本就没有斗志,一句话就是没斗志。我觉得如果说想转变的话,一定要从根抓起,首先要让他们的兴趣和斗志能提上来,其他的才能放在这个基础上来谈,要不然根本就没得谈。你怎么谈?你说你现在来我们大家做交流,“我这样也行,反正一年也能做点。”你说做得好不好,“反正跟你们比不行,能做完就行。”你说这工作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一看这个题目,我觉得真正如果说想要改变的话,就要从根做起,从他们这些设计公司的领军人物做起,首先要把他们正确的方向确立了,如果说他没有,你也不用再给他来谈那么多了,因为没有用,谈什么都没有用。因为他本身对这个东西就没有强烈的欲望,你跟他谈有什么用?

  所以我刚才看完这一点,我第一个脑海里就有这种感受,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样的。其他的,真正如果说有很强意识的人,他一定能做好。有些东西你也不用帮助他,他自己会挖空心思来考虑的。你们谈一谈吧,大家都聊一聊。

  钟凌云:我想我们这些设计公司都是从小慢慢地长大,你说现在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个实际上都还在成长过程当中。只能说,可能因为设计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长跑,不是说你三五年或者十年做得好就代表你做得好了,应该说,它就是一个不断积累,而且设计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没有终点的一个长跑。所以我觉得可能慢慢地,应该最后设计公司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喜欢设计、热爱设计的领头人,他们才能够留下来。我觉得像刚才提到的一些小型公司也好,实际上也有一些很喜欢、很热爱设计的,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大部分都是喜欢的。就是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保持这种热情,保持对自己事业的热爱,才是让自己公司走得更加长远的一个方式。就说这些。

  刘鹏:我觉得首先是热爱,然后要能够坚持下来。实际上说到这个,我想到了有一个节目,就是做的一些很优秀的公司。他们说“剩者为王”,其实做这个行业,只要能热爱,坚持下来,大家都能从最初的一种比较迷茫,在做的过程当中有不同的感受,然后确定自己的定位,每个人我觉得都是,不管现在组建多么大的团队,其实在你自己做的时候,对于这种问题来讲,确实第一是热爱、坚持。这是一个最根本性的关键。

  乔飞:因为我觉得现在刚刚起步的一些小型的设计公司,可能有几个人的团队,那么对于创业的阶段,我觉得他们可能还不太知道具体想怎么走,具体想怎么做,可能就是几个热血青年,大家聚在一起,想做事。但是想做事,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就是靠着这种热情,这种冲动,去走。他们对自己的项目不满足、不满意,总是想能够有所成长。其实他们可能真正不清楚,你唯有做好你眼前的小项目,你才能真正有机会把大项目拿到手。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心态处于这种相对比较浮躁的时候,给他后期的发展不会带来好处。我觉得主要是他的心理方面,或者是将来他的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之后,他才可能成为一个很健康的,将来可以沉淀下来的一个企业,要不然他只能在大潮当中被大浪翻过去。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踏实一些。

  另外一个,前一段我也接触了一个设计公司,它也不大,反正就是不到十个人,七八个人,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孩的想法也挺好,创意也挺好。后来走着走着,就是找不到自己了,因为他也挺爱设计,但是他可能由于他的团队建设不好,每天就是他自己在做,因为他的项目也很琐碎,天天自己都崩溃了。他也做不出来好的东西,他也没有赚到钱,这个就没办法了。因为我觉得他们那个阶段的时候,天天考虑我能不能把这个项目拿下来,我赚到钱,我觉得他很苦恼。后来他没有办法了,要去贷款了,这个酒店挺不错的,干脆做几家酒店吧。他就是给那种都市村庄,新盖的楼我包一个楼,将来就分成,开始搞这个东西了。后来我说,那你还是搞你的这个公司算了。所以我觉得本身这个设计就不是你指着它赚钱的职业,你只有喜欢、坚持,你才能最终得到你精神上的一种满足,要不然我觉得做这个设计干吗呢?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踏实,这才是很重要的,或者是将来要非常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孔仲迅:我觉得首先比如说你要开一个家装公司,开一个小型的家装公司,你开这个公司干吗?首先是这个。因为你要做一个公司,你就按照公司的模式来走,不是个人的。比如说有的设计师,我真的很热爱设计,我没必要开公司,我自己在家里做,我觉得我也知道有一些设计师做的还真是不错,就是自己做的,可能项目也不大,但是做的很满足,很有意思,而且出来的东西确实不错。我觉得也没必要走这条路,必须要开一个公司,你如果真的热爱设计的话。反过来,你如果真的热爱设计的话,你要去开公司了,这可能要考虑你这个公司怎么运作,跟个人的热情还不是有很大的关系。可能热情是有必要的,但是有时候也得真的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这个牵扯到很多方面,不单是公司管理,还有你的这个圈子,整个业务的来源,都是一些因素。但是比如说有的他可能做得好的话,能慢慢做起来也是有他的优势的,不单纯是他设计做的好,可能是他的人际关系,他通过这个家装圈子,认识到更多的朋友。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因素。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不好很明确地说,你怎么样就能把这个事儿做好,我觉得还要看很多的因素。

  丁铭罡:小型设计公司的发展,也就是由小到大怎样健康成长的问题及生存空间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不成为大鱼的鱼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本身你做室内设计它是一个创意行业。你拿出虽然有效果图了,但是最后还是体现在产品上的。但是客户本身对小型的设计公司就不太信任,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了,加大对自身品牌的推广,承诺可以服务的质量,保证有自己生存的空间,这样才可以。

  王政强:刚才讲这个小型公司,或者说刚刚准备自己创业的一些年轻设计师,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理解他们,因为首先他们最重要的第一点,他不是方向,首先是要怎么样生存下来。因为他无法生存的话,再多的方向也是没有用的,他需要有一个阶段。这是一点。另外,像我们国内很多这个的行业,还有一个不太规范的问题。像香港、欧洲,有很多小的事务所,人家就几个人,做得好得不的了。这个东西没法说谁好谁差,我觉得我们的问题主要在于我们专业知识的不扎实,另外市场环境不成熟造成的。比如说香港、台湾,上次我们参加深圳的活动,很多台湾年轻的设计师获奖了,他们实际上在台湾一个是受了严格的训练,另外一个,像在香港他是要考证书的,就像我们现在学医一样,你得有医学从业资格证书,你才能开业。我们这儿一毕业,只要想成立公司,马上三五个人就开始做了,他有这个市场啊,有人买,便宜,三百五百,大公司几千,都是很贵的。这种市场的不规范,造成这些小型公司活得不好。一方面,要宽容、理解地看待他们。

  另外一个要严格,你可以无拘无束,可以跳槽出来干,但是你要符合我们什么什么样的一个条件,我觉得我们现在主要是没有条件没有标准,从一开始我讲的收费就没有一个标准,到现在的小公司无法存活,有这样的市场啊,如果你把级别什么都定下来了,好,我想自己独立出来了,可以,我先去考,考下来之后,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建筑师是最规范的,一级、二级注册建筑师,你要没有这个建筑师的资质的话,你怎么可以随便开一个事务所。但是室内设计师的门槛太低,会画画的,都去学做这个了。但是随着现在的发展,设计师的门槛高了,但是那个时候不一样,我就能做,我不就需要一张效果图吗,有的客户实际上就需要这样的一个效果图,你大公司凭什么收我那么多的钱,没有必要。所以这还是一个市场规范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些小公司,我们也想怎么样来交流,怎么样来让他提高,但是人家想,就像老胡说的,你讲的再多,就像烟花,我只能看看。因此小公司要想成长,一定要有级别的设置,小公司你只允许做多少平方的,或者不是有更多的规范要求的,对人危害不大的。你想 做一万平米的,你必须具备什么什么。我们应该向建筑师这个标准去学,我们的设计师虽然考很多的证,但是实际上什么证都没有。人家有客户啊,客户也不敢轻易找没有资质的小公司,或者没有专业水平的小公司。不是光便宜,最后都出问题了。这样的话从根上杜绝出来了,实际上香港、台湾就是我们的明天,因为他们紧靠着我们,又都是中国人,但是他们的机制规范都非常严格。他们也有一些小型的公司,都非常棒的,他怎么做的?比如说英国皇家什么建筑师,一套就拿过来了,我们这儿一毕业,只要会画效果图,就可以了,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邓封燕(音)原来讲过一句话,他说这次我讲完以后,我要和大陆拜拜了,因为他当时是在中国最火的时候。他说我认为我五十岁才刚刚开始学设计,你们在座的各位,你们不到五十岁,你的设计做的肯定是不扎实的,你们就是“谋财害命”,拿了连总的设计费,最后给连总搞的一塌糊涂。有的设计师就是这样,因为他没有很高的水平,就说家装吧,他没有更高的生活阅历,好多他都没见过,他能做好吗?有的人给他设计了,花了几百万的费用,结果领导不是抓起来就是出什么问题了,那这不是谋财害命嘛。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规范一点,从最基础规范,或者从大学教育开始规范,这样我们中国,不光我们河南的设计师,我们出来的设计师一定会超过港台。

  就像那一次我和刘鹏我们在说的,我们要向欧洲学习,现在看港台的设计很一般了,我们就向欧洲学。像普利兹克奖的那个年轻人王澍,据说他在大学毕业的论文都被“枪毙”了,但是美国为什么承认他呢,因为他走的是中国设计的这个角度。我觉得港台的东西尽量不要少看,因为他没有什么东西,他就是舶来的,然后综合、混血。过去我很欣赏两个人,两个年轻人很有创意,这两年也不知道我老了,还是成熟了,我很看不上他们的东西,他们的东西从来不以客户为目标,就按自己的想法,然后做的造型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歪了扭了,我说你看他们做的什么东西,穿衣服不让超过三种颜色,就他香港的一个什么会所,我查了查做了九种颜色,你要这一点看上去眼睛不惊讶了,就不是设计,我觉得这绝对不是好的导向。国外也不是这样,国外有些是很个性的,但是人看着是很舒适的。我觉得先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学好,然后再去做这些炫的。所以我觉得有些杂志的误导性就在这里,都是弄一些吸引眼球的。我觉得它这个绝对是商业的,绝对获不了普利兹克奖,这都是对本土建筑非常有理解的人,这才能获奖。

  连志刚:我搞的管理,管理界说过一句话,伟大企业都是熬出来的,不熬30年,就成不了著名的品牌,没有20年的沉淀,也做不成什么品牌。

  胡卫民:尤其是设计的行业,才是一个慢跑的行业。

  王政强:有的设计我看做的走火入魔了。

  刘丽:关于这个事情,应该来说是一个问题吧。有时候我们的团队会找外援,跟外援沟通也有这种情况,几个人在一起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完全就是很商业化的去做这件事情。这个我觉得是跟目前设计行业的群体,包括刚才说的入行的标准,各方面都有关系。很多人为什么那么浮躁,就是因为面临着很多生存的压力,综合各方面吧,我觉得这样的话,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喜欢设计的话,还不如在一个大团队里做这个事情,因为毕竟设计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当然我觉得跟国外的这些公司一样,但是在目前我觉得在国内没有这种环境,因为他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很难做。

  王政强:我说一句,我觉得我们探讨生存的压力,什么叫生存的压力?我们做设计师是为了五斗米要折腰?我在法国班的时候,我有一个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叫徐甜甜,长的也漂亮,比我还年轻,哈佛的硕士毕业的,她说我就不做商业设计。那很多人问她,你为啥不做商业设计?她一直在研究扎哈那种,一个小女孩,白白净净的女孩,她说我就是要成为大师的,我们年纪大的人就比较诧异。后来我们说,你不怕被饿住吗?她说我基本的吃住还可以啊,我只要对物质没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说第一我不住别墅,第二我不开奔驰、宝马,这些车我不要。第三,我不需要这么大的团队,我就专注研究我的理想,这样我的心态就静下来了。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人心态静不下来,看他的车好,他的房子好,我也不能开差的,我也不能怎么样。这样横向比较心态的话,可能在你对设计的专注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王政强:徐甜甜现在她做的,她又获得了一个奖,宋庄的那个设计是她做的。她说有时候可能做的没有理念的项目,确实没有人找她,那可能人就散掉了。有项目来的话,她再把人都叫来。她说总有一天有人承认我的东西的时候,我就成为大师了。在班上讨论的时候,听了以后非常震惊。

  胡卫民:这就是我说的斗志,人没斗志就完了。

  刘丽:给我们做的外援,我跟他沟通过,交流过,比如说这个人他现在有两个孩子,打个比方,没有房子,又什么都没有,他已经在公司里面、团队里面已经静不下来了,他认为完全是需要去想办法,想更好的办法去做,然后去做各个公司的图纸或者什么。

  孔仲迅:也有人对物质的需求是永远满足不了的。我觉得刚才的这个斗志可能说的还有点儿过了,我觉得实际上还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既坚定又平和的,我就这样做下去,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我一定要做下去,你可能不追求那些东西,那些东西就都来了。

  王政强:徐甜甜说,再好的车,一线品牌的,我也不要这些东西,她经常像我们一样,穿很素、黑色的衣服,她正而八经是哈佛的研究生毕业的。我觉得刚才刘丽讲到生存的压力,如果说现在跟下岗职工一样,出门捡菜叶一样,那生存真的有问题了。我就研究过王澍,他前几年在意大利做了一个项目,这些东西他获奖了。我说能不能请到我们郑州来讲讲,这两年过去了,获了这么多奖了,现在再请他真不好请了,后来想不太认识,一等,早晨一看短信吓了一跳,获普利兹克奖了,那都是谁获的?贝聿铭获的,他都获了这个奖,不得了。现在是中国美院建筑学院的院长。

  孔仲迅:可能他有这样的成就,之前没有人知道,可能他那个时候就是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情。

  王政强:他之前如果一直追求炒股、宝马的话,绝对没有这样的成就。

  刘丽:我觉得还是一个专注的问题,心态的问题。在目前太多人太浮躁了,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太多人太浮躁了。特别是我们设计行业,因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的东西。

  孔仲迅:我也觉得挺可惜的,有些年轻的设计师都挺不错的,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都放弃了这种坚持。真的,我们公司都遇到过。要买房子,完了要结婚,我得去一个能赚钱的公司。所以我就觉得很可惜。

  王政强:一旦钱挣到了,灵魂没有了。

  刘丽:我觉得这个行业是这样的,可能刚开始一个人在做,不论什么样的状态,去做,就肯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说中途太多人掉队的话,这样就做不成。

  胡卫民:今天在座的所有公司的发展,自身这个公司的发展,就是中国设计公司的发展时,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都是一两个人做效果图,刚开始手绘,拿着板凳手绘。

  王政强:那个时候纯粹是爱好,热爱这个。现在很多年轻人全是为了生存的一个手段。

  胡卫民:前天来了两个轻院的毕业生,去我那儿想实习,我说是这样的,我说你们是出于哪种目的,第一个,你们要热爱这个行业,第二个,如果说你们要想挣钱的话,我说我可以正式地告诉你们,这个行业你们肯定挣不到多少钱,能让你们有房子,有车,经济自由,我觉得这就已经不错了。你如果说想挣钱的话,房地产比这个更挣钱,挖煤的可能也比这个更挣钱。

  胡卫民:我说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他说我很挣扎,我说你干吗挣扎?他说我父母给我安排好工作了。我说你要仅仅为了挣扎,你也不用选择这个工作,你挣扎完三年,你会发现没有意义。最后走的时候,我说我们设个暗号,你们回去以后给我打电话,你说胡老师我想在学校做毕业设计,我就知道你不来了。那俩女孩特别有意思,一来就拿了一些作品,我说你们到底知道不知道设计是干吗的,两个人都搞不清楚。

  王政强:现在学校的教育导向也有问题。徐老师说的,她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叫什么都市建筑研究专业,他说他们那儿的老师70%都是在一线的,他们请的都是一线的建筑师给他们当老师,而且他们的课程,比如说刘鹏一组,我们一组,我们做作业,都是随便看,他的教室不是像我们的,就像华丽的卖场一样,都是敞开的,随便可以看,可以交流的,他的老师都是请的一线的。30%的都是很好的老师,都是在学校里面做历史、发展史的,做这些理论的。但是在我们国内,很多一线的到不了学校当老师,因为有一个学历的门槛。这样教的学生一代一代就有问题,我们现在学的本科专业,大学四年一到毕业的时候,你其中有两年的知识已经被淘汰了,因为知识更新太快了,你还得到社会上再教育。你现在只要一毕业,我们学校的规范就很古板,就进到学校当老师,教不出来的。

  王政强:他没有很好的想法区教育学生的话,学生出来以后,社会是什么,他就会被影响成什么。

  胡卫民:中国的整体教育是在体制内,室内设计行业是在体制外,所以说这就是两条线,根本就是两条线,交集不到一块儿去。

  王政强:我们国家英语达不到六级,你再有艺术天赋的人,他也不让你考研究生。你反而来讲,欧美国家,人家说你中文达不到六级的话,你不能读我们的研究生,有这个吗?根本就没有。这是一个经济强势和文化的问题。这是我们自卑的问题,我们讲英文不好没问题,我们把这个市场做得外国很认可的话,他会把王树澍的东西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有一个知名的作家感慨香港的粤语已经快消失了,因为大家都唱国语了,或者唱英文,因为大陆的经济太强势了。这是不是也是文化软着陆?香港本身听这些歌的就不多了,像过去听的四大天王,粤语,现在谁还会唱粤语,而且粤语歌已经没有经典了,陈亦迅什么的,不都唱国语了嘛。香港人他们也很危机,觉得自己固守的文化越来越少。我觉得我们有这样一个潜力,因为我们中原文化这么好的背景,强势,然后推进,出一个东西,多好啊!我们去年为了研究郑州的文化,上次咱的杂志讨论的城墙堆的那个,我的同学是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他带着我把所有的城墙都转了,所有的城墙历史,3600年前的土是什么,现在做的假土是什么样,全部给我讲了。我们做了仿墙那个,他一看,他说你这个做错了,你搞的那个都是安阳做的,他马上给我一本书,我们学了很多的东西,城隍庙好好转转,看看你本土文化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就去调研土了,他一直在讲土,河南土吧,土到极点就是最牛了,你土到极点就是最洋气了,香港再时尚、再国际化,那很多东西照样是逻辑,土的东西,文化延续才更长嘛。

  魏薇:所以说我们上次在别的城市做活动的时候,那的设计师就很羡慕郑州的设计师,他说其实要说谈作品的话,上次在深圳音乐厅那边看了作品展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城市这两年设计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说没想到像郑州那边的设计师,做的作品那么好,如果真的有机会去到郑州做那边的项目的话,未必会做得有我们郑州的设计师做的好。

  王政强:有一点,魏老师,我们相信,他们有一点肯定做不好,为什么?设计费太低了,他来郑州就没法做,我相信这一点他做不好。如果你设计费都一样高的话,可能还可以。

  王政强:都说河南不好,河南落后,原来我出门的时候,都是讲普通话,现在我到北京的时候,也敢讲河南话了。我后来发现我们河南很好啊,比如说人家都走工业化了,上海国际大都市,金融,我们河南就把农业抓好,到处都是农田,全国只有河南是最生态的,最好的。你有你的特点,你要把你的农业庄稼做的,一到河南全是庄稼,到全国其他的省份都不做庄稼,就我们河南有,那我们河南不是最牛嘛。所以我说我对郑州是又爱又恨,爱是有感情,恨是恨很多人不争气,我也无能为力。河南很好,有什么不好呢?原来觉得到地市不好,周口很好啊,淮阳庙会,很好啊!

  丁铭罡:其实是没有研究这个文化。整个中华来讲,可以说最伟大的是河南人。包括三黄之首,伏羲就是淮阳的。包括黄帝,全部在河南。为啥总爱说河南中,其实中华最早的文化还是起源于中原。包括三皇五帝,全部都是起源于中原。包括客家人,这些全部都是从中原走出去的。那么中原按照《周易》来讲的话,九为大嘛,从四面八方到中原的话,中原这一块它就是整个中国的一个中心,包括所有的文明发展的话,中华的文明全部是从河南走出去的。包括像河南电视台的标志,那个大象,可以说河南这一块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个地理位置,也是最繁华的一个地方。结果靠近黄河流域嘛,黄河泛滥了嘛,整个中华文明从河南走向了世界。那么凡是走出去的,基本上都是河南的精华包括客家人,他是随着黄河流域走出去了。他在外面发展挺好,但是他没有深刻地了解中原这一块的文化,如果真正去了解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整个根就在河南。

  连志刚:我觉得说到这一点,我很有感慨。咱们应该好好挖掘挖掘,现在中式风格设计要引领全世界,我们那个叫海菱,那个老板,他每年花30万考察古墓,他做了很多的作品,石头雕刻啊什么的,都是他研发出来的。他就看到了,将来中式的风格一定会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尤其是河南周围这些古老的东西,运用起来可能是更好的一个元素。

  王政强:我去年参加咱们郑州地铁一号线的评审,当时是现代集团做的,做的一塌糊涂。当时他请的那些评委们,都是德尊望重的。我是一个设计师,我说我是作为郑州市民来的,我说你们的地铁别胡建,我说我以这个身份来的,那些全是大家。感动我的是两个人,我觉得我们现代的人缺乏他们的品质,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评委。那个老头叫苏黄举( 音),是河南省文联主席,他是编《厚重河南》这个书的总编。一号线一共是十几个站,最重要的十个站反映中原文化的,就是省里领导请他去,他要点这个文化,他请了一个沈阳的人。那老头眼镜片这样翻着,后来一个眼睛坏掉了,后来我说孙老师你的眼镜怎么样。旁边还有一个老头,他说孙老师因为孙老师编《厚重河南》,把眼睛看坏了,他十几年什么都不干,就干这个。

  连志刚:我们设计师都会去安阳去文字博物馆,那个是设计师必须要看的,有很多的灵感,那些元素,那些符号。

  王政强:另外一个,我父亲是一个普通人,他不是知识分子,但是我觉得我在他身上学到什么呢?他退休了以后,他是做印刷的,他在一家小厂里帮人家工作,能够一个月大概两千块钱,后来这个厂子效益不好了,但是人家觉得他很有帮助,不忍心让他走,还要留住他,老头儿自觉的很。三次跟厂长讲,主动要求降工资,你不让我走的话,你给我降,厂里现在不行,我也要降,降成一千块钱,你要不同意我就回去。这两个事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孙广举,一个是我的父亲。那代人做事情的专注和品性是我们不能比的。你说我们现在的人,想走的时候,你先把我上个月的工资给我。双方互相控制,这样能做好吗。员工做不好,老板做不好。

  连志刚:互相不信任。

  王政强:但是他们那一代人,他觉得我没事干,我主动减薪。像那个老头编的书,也不会给他奔驰宝马,文联的嘛,他觉得是他一生当中能留下来的东西,我觉得这是非常让我受尊重的。我觉得现在的人特别缺乏这种东西,非常缺乏。先不说他干的咋样,你敢少他五块钱你试试。

  丁铭罡:王总刚开始讲,对郑州是一个又爱又恨的城市,其实中原那么多的文化,博大精深,郑州是一个美文化的发源地。它主要还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那么我认为作为一个河南人,作为一个河南的设计师,成就河南的地域文化,融入现代的国际化的趋势中,那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应该是我们的任务。包括春节前,因为我是河南《周易》建筑研究会的会长,提东区这一块的设计,当时包括东区那个园,可能大家都感觉不是太好,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原这一块他处于赤道以北,太阳在南边,在北方居住的话,要坐北朝南,能挡住寒气,能得到阳光。结果像黑川做的这个东区设计,就是因为黑川,大家说了好多的话,什么过气了,我感觉因为黑川在做会展中心在国际上做的还是相当好的,我认为黑川也没有……他主要就是因为日本离中国太近,可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利用风水来做,但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太大,结果他把东区设计成八卦。那么就是说,他把那个跟龙湖联在一起,建成一个如意湖,他认为那是很吉祥的。所以说,他做这个设计他就把中国的文化给融入到里面了,他才能够做好。其实恰恰相反,宇宙之间,包括环形的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律,圆形的是一种动体,包括咱们交通的十字路口,转盘的话,他是圆形的,圆形的不适合CBD的建筑。为啥呢?圆形的就没办法停留。那么你居住在北半球的话,人辨别方向是靠太阳来辨别方向的,也不适合这样做。如果把这个方案拿到赤道上,拿到东南亚,可能就会比较好,因为太阳在中间,都能得到阳气,肯定会舒服。那么像东区最旺的地方,也就是西北角和东南角,因为西北角和东南角两个方向都朝东南方向,那么人可以得到最多的阳光。所以在这两个角度的话比较符合,那么你到东区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点是比较好的。

  包括周易,它是四书五经之首,平时谁做什么事了,做事好好做了,就说一本正经做的,那么就是说《易经》有很大的价值。包括上次提到的规划,因为从107国道之间,老城区建设肯定根据发展的需要,老城肯定容纳不了这么我的人口,他才需要建新区。新区的话,它两个的面积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么它中间靠近路来讲的话,它就是一个阴与阳的关系,阴与阳是绝对平衡的,有白天就有黑天。那么就是说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这个关系。现在东区的设计和西区这一块存在着不平衡,因为凡是动体,动为阳,静体是属于阴的。整个西区的话,它的阳气重,东区人少,阴气重,不平衡。阳气重的,像商业,丹尼斯啊、火车站,包括办公楼啊,人气比较多的话,就是阳气比较重。越是阳气重的越值钱,选办公楼什么的,都跑到西区了。整个花园路一个大的商业街,经三路一个大的金融街,那么如果说他不去改变阴阳关系的话,如果说东区每建一个小区,他都要给郑州市增加压力。他如果说当时的CBD,政府建的话也是想迁出去,把办公先建出去,结果它建成之后是一个圆形,因为圆形是很不舒服的,它中间的静体是为阴,动体为阳,人只要进不去就永远达不到平衡。结果他的两个环道之间建的不是宽了,而是窄了,如果建宽的话,因为车是动体,人是动体,人能进去的话,同样可以活起来。恰恰他为了聚集人气,他把两个环道之间建了一个步行街,建一个步行街的话,又是死建筑,人进不去。如果你想建步行街的话,就按正常走的话,停车的地方,我找到停车的地方,带着老婆孩子过步行街的话,得转几公里。所以他整个的设计是很失败的,如果说像圆形的话,一般圆形的建筑,圆形的设计,它在中间的位置是最舒服的,在外面,就包括你到东区的保罗广场,你肯定能看出来,它外围的生意就没有,因为在外部人站不住。那么它中间的园艺设计是很失败的,圆形的话,他把建筑本身规划的107是景观大道,圆形聚在一起,从107来看就很不好看。如果说你别信那么多,就按合理设计来做的话,按中国传统文化,左青龙右白虎,要是按照这个方案来讲的话,可能湖水还需要大几倍,前面需要很多的水,再加上前面的大广场,把整个CBD放到后方,把这个湖的水拉到公园那边去,后面建一个有山有水的公园。左手位置就是在会展中心的东面,如果建一个很大的步行街,它为动体嘛,你建一个步行街,西边的话,靠近107的话可以建餐饮嘛,建娱乐,也不影响。那么从视角角度各方面,可能好的太多了。如果你把商业区能给设计过去,CBD办公区能过去,阳气聚气的东西能完善了,把西区阳气比较重的整个分流过来了。如果东区现在不去调整,还是按照现状来走,东区发展的速度又快,那么西区的压力就会更大。因为像聚为阳,疏为阳,因为像二七广场,好多的建筑他该拆的拆了不就完了嘛,你拿地置换,同样把聚阳气的商业区建到东区,建一个好的步行街。所以整个东区设计的是不合理的,它就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

  现在包括做室内设计也好,包括我们提到的,弄个好的角了,棱了,这些东西,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包括卧室,你上面弄一个大吊灯,在下面睡觉不舒服,关键就是说你用的合理不合理。其实我做设计是1989年开始做,做了二十多年了,研究丰水也15年,其实这一块没有什么迷信,它就是自然规律。因为整个宇宙之间所有的星球围着太阳运转的话,它就产生了电磁场。就是说我们包括所有用的收音机了、手机,他全靠宇宙之间产生的电磁、磁波来运转。假如宇宙停止运转的话,就听不见声音了,光也看不到了,什么都看不到了。那么所有的色彩也好,各个方面都有一种信息在传递,人与人之间也是通过一种信息传递的。那如果说我们在家庭设计的时候,有时候弄的角了乱七八糟的太多了,那么肯定要受影响的。那么宇宙中产生的磁场,比如说我们的光线可以看到,但是有一些X光线你能不能看到,有一些紫外线能不能看到,这些你是看不到的。那么万事万物都产生一种磁波、磁场,它产生一种影响。就像红绿灯它用红色的,因为红色的光比别的光传递的要快,包括做设计的也是存在这个问题,不同的环境下,用什么样的颜色,用什么灯光,给人什么样的情感,这个之间都有关系。包括有角的,咱们做的吃饭的圆桌,一圈人坐在一个圆桌吃饭的话,他是很均衡的,坐到一个大圆桌上是很舒服的,如果你一个人坐在圆桌上吃饭肯定不行,因为圆形的东西也产生一种磁场,往外辐射,像这个桌子这么大,你坐的跟我很平行,你很舒服,如果让你坐到角里,你肯定坐不住。包括两个人吵架的话,两个人吵架吵起来了,你用手着去吵的话,很可能马上就打起来了。那么有尖的地方,他产生的磁场比别的地方大的多。

  所以说像做室内设计最忌讳的就是角,原来早期做设计,为了想表现出一种手法,挖空心思去做,就是想办法多做点角了,做个异形的,感觉突破你正常的视觉感受,其实恰恰是相反的。就是说,包括室内的空间也好,该圆的就圆,该方的就方,尽量斜角的、怪异的,是不能在室内中随便来用的。如果说像有一些娱乐场合的话,人停留的很短的情况下,他用的比较多的一点,包括设计比较怪异的,在娱乐场合用的比较多一点,棱比较多。因为它带角的东西多的话,它可能刺激人的血脉,因为它辐射比较大。像这类场合用那些可以。但是说比较静的场合下是不可以用的。你想卧室的话,全部都用那些红色的话,它的光波传递那么快,你怎么休息啊。所以这是设计的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包括文化各方面都要考虑到。不单单是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违背自然规律的是绝对不能做的。比如说我渴了怎么办,那就要喝水,你偏不喝水,那就不行。你比如说客户需要哪些,他有他自己的思维方式,他的思维方式对与不对,那关键是双方的沟通和理解问题。

  魏薇:2011年已经结束了,大家小结一下这一年的得失吧。

  刘丽:我觉得2011年还是比较忙碌的一个状态,我们团队在2012年,能用更从容的一个状态去做设计,有选择的做设计。能更从容去做事情,用放下的心态去做事情,当然放下不等于放弃,用放下的心态更从容淡定去做事情。

  胡卫民:要说得失的话,我觉得得非常多,没有失,我想想确实没有失。我觉得去年的工作基本上是按照我们前两年的计划走的,我们三年一计划,基本上按照我们的计划在走的。当然问题还是很多,但是在我们当初设计的三年规划里面,我们完成的还是可以的。有些方面我们算是超额完成了,这一点我觉得是得到最多的。再一个就是在去年的团队调整当中,我们手里有一个相对来讲非常理想的团队,这确实是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在这两年里,我觉得河南的设计非常活跃,我觉得现在最少一年能碰个三四次,我觉得这挺好。比以前一年碰不了一次强太多了。

  胡卫民:挺好的,收获大大的,没有什么失去。因为我觉得人不要老是纠结在这个里面,没有意义。自我总结是最好的,多看一些好的,正向的东西。

  刘丽:我刚才没有说失去,就是说没有什么说的。还是我刚才说的

  胡卫民:体会、感觉都不一样。

  钟凌云:得到的还是对设计的认识、认知,这应该是得到。失去也谈不上,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今年对自己的一种安排和要求,更多的时间陪我的家人,陪我的女儿,我觉得工作和生活也得有一种平衡。

  刘鹏:变得非常感性一些。因为是在这个行业在不停地做一些事情,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更自信了。所以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实际上还是保持非常乐观的心态,不管是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都能看到它积极的一面。这个是我得到的。

  乔飞:我觉得更平静了,因为我以前可能更尖锐一些,我认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可以让我们真正能够去改变,不光是为了项目的改变,更多的是为了家庭的改变。我觉得有的时候,不想那么多的事儿了。

  孔仲迅:我觉得得和失不是矛盾的东西,我觉得去年得到的,王总一直在跟我说,说要放弃一些东西,我觉得实际上这个东西,我今年也是在去考虑这个事情,在做这个事情。可能有时候放弃一些东西是为了更好地得到,失去一些东西也都没关系,就看你怎么去看了。

  丁铭罡:有得也有失,有悲也有喜,有自信,明天会更好!

  王政强:说的太好了!我想我的得是在去年也很忙,在工作上、学习上、专业上应该都有一些提高,这是我的得。但我觉得失去的也不说,失去的是,我的个人时间太少,基本上我的时间80%,更多的时间都给了我的客户、我的团队,自己的时间太少了,陪家人太少了。今年公司构架重新组建以后,我希望我今年的时间更多地给予自己,能够多出去走走,多去游历一下,可能会出去一段时间,游历一下,也有时间能陪陪家人。因为我女儿的学习,去年一忙,学习都会有下降。我想也要关心关心家庭,更多的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写一些东西,不想再天天忙碌在项目上,纠结在尺寸之间,这个没有意思。我想在这个方面再加强一些。

  连志刚:我也趁机说一下。其实去年一年,我们这个大店开业的第一年,应该说是地产调控的原因,要不然我可能会一路高歌,但同时我觉得也不是偶然的。下半年遇到很大的困难,不断地调整,我感觉到现在调整出来了。我前两天是遇到了豫企500讲座的时候,遇见了郑州华联的总经理,他说的一句话一下子把我这个问题点破了,任何一个店都要经历四个过程,先养店,然后积蓄,然后爆发,最后升级。他一说我马上明白了,我太急于求成了,我光想我这个店一开业马上就火,我可能就犯了这个错误,太急躁了。但是想想也不后悔,如果不集中精力把这个店做起来,那积累的时间很长。反正总的来讲,这个店风风雨雨走过来了,2004年大店开业以后,到后来第四年、第五年有非常大的业绩,当时我的店的产出、效益全国都是没有办法比的。这个店又给我们一年的积累时间,今年我们把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了,失去的也是得到的,经过一年的积累,让我们的系统更完善了。我觉得今年还要有一年积累,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我感觉可能会到一个比较好的爆发期。这是我去年一年的收获。

  魏薇:好了,活动到现在我们也进入了尾声,大家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现代装饰》说呢?

  丁铭罡:《现代装饰》,爱你没商量!

  王政强:祝《现代装饰》和我们河南设计龙年广收!

  孔仲迅:祝《现代装饰》越办越好!

  钟凌云:《现代装饰》新势力活动在我们河南能给设计师带来新的感觉,能把这个活动持续,更好地发展下去。

  刘鹏:祝《现代装饰》蒸蒸日上,越办越好,能吸收更多好的设计作品、好的设计师。谢谢!

  乔飞:还是祝《现代装饰》越办越好!

  刘丽:祝《现代装饰》和我们河南的设计师越来越好!

  胡卫民:祝我们《现代装饰》越做越好,也祝我们河南设计师越做越强!

  连志刚:希望《现代装饰》和华丽灯饰的合作越来越长远,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能给设计师带来好的信息、资源。

  呵,非常谢谢大家!

消息来源:装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