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救救软文

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硬广越来越难玩儿,哪怕大把大把地砸钱,图片没有不精美的、创意没有不雷人的、口号没有不押韵的、印刷没有不精美的……但还有大部分,还是被见惯大场面的读者直接藐视:直接翻过去算是给面子的,撕下来带出门用来包狗屎也算体现了社会公德,最惨是一些口号式地叫卖,创意十足地被添油加醋恶搞一番,成了反效果,着实伤透了广告人的心。

于是乎,有了软文。

“软”,当然是相对于“硬广”而来的,之所以叫做软文,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一篇好的软文,好似绵里藏针,躲在读物的深处,藏而不露,如同一个“陷阱”,诱惑着读者“中招”,被当成是营养稿件仔细通读全篇,来一次隐性洗脑,等到读者发现这是一篇软文的时候,早已经为时已晚,金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现如今,各大企业已经意识到软文的威力,软文开始泛滥各处。可惜的是,近年来,无论是哪个行业,我发现大部分的软文写得可谓是傻透了,行文修辞标题配图全是低水平的“硬货”,就差没在陷阱前竖一个招牌:“傻×进来”。也许是各大媒体的主编实在看不下去了,担心读者以为这是自家手笔,坏了名声。为了划清界线,勒令版面设计师,在读物的一角,印上上“推广”,“promotion”等字眼,但又怕这样干刺激了金主,所以这些字眼通常都是用最小号的字体,鬼鬼祟祟地躲在通篇最不显眼的位置。这样干的性质,和干了坏事以后去寺庙上香忏悔无异,一个口贱的主编曾经和我说:我们特么是典型的“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在我看来,软文无辜得很,她本应是一个美丽的存在,因为她比硬广有更广阔更有深度的展示空间,还可以蕴含多得多的养分,在广告生态链中的“社会地位”,应该很高才对。如今落了个不好的名声,责任不在于这种形式,而是缺乏用心做软文的人。由于软文不是媒体的亲生骨肉,被分配到的编辑资源往往是非常有限的。现实情况是,撰写软文被看成是编辑工作中最底等的,是编辑部刚刚入职的新童鞋的功课,更有甚者,拿来广告公司派发过来的文字,连标点字体都懒得改,刊登、收钱,齐活。

事实上,要让这个“陷阱”发挥作用,捕猎到更多“猎物”,隐藏功夫必须做好,所以从文字的角度,撰写软文,反而是最考功力的。我在做媒体的时候,曾经为不少企业撰写过软文,赚了一些稿费,说实话,这些钱我赚得心安理得。因为写一篇软文,我耗费的精力,比撰写一篇常规文章多了不知多少倍。而且,在交付成文之前,我还有一道“自检程序”,就是把新鲜完成的软文,打印出来让我的家人先看一次,看看大家是否愿意阅读这篇文章,“陷阱”藏得够不隐蔽,把被识破的,太露骨的hard-sell部分进一步修饰,确保文章的可读性和老板希望达到的传播效果之间达到平衡。

借今天的心血来潮,说几点我总结出来的,写一篇优秀软文的基本技巧,和有需要的童鞋互相探讨一下。

首先,切忌把主角的全称强调得太频繁。小学作文课老师就教过,“小明”在一篇文章里面,还可以用“他”、“大明的儿子”、“小君的同桌”之类替代,以保持文章用语的多样性,但某些金主就是认为读者都是弱智的,总担心他们记不住自己产品的名字,规定软文投放时,只要提及产品的地方都必须用全称。哪怕它拥有一个如“2012款运动版XXX智能导航尊贵给力型”之类的超长变态名字,都必须一字不落,还得每段开头必用,每隔十来个字就必须冒出了一次,一篇字容量仅千来字的话,光是这串名字就占了半壁江山,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你说恶心不恶心?我想,能受得起这样的高强度高密度循环的名字,世界上只应该有一个——“伟大的领导人金正日同志”。

第二,不要总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个道理浅显得很,例如你去面试一份新工作,面对陌生的老板,你就是把自己的本事吹上了天,起的作用随时还不如那位前台MM,在杂物间碰到老板时说一句:哎呦,老板,刚刚我在楼下碰到外头那个穿班尼路西装的小伙子,看见路上有一坨狗屎,他把新买的杂志的广告撕了下来,把狗屎包起来丢到垃圾桶了,真不错耶!

所以,借别人的口来说自己的好,永远是更好的选择。也许有人会问,我实在没找到那位公知说过咱们产品的好话肿么办?我只能说这种人真心猪头,你丫不会编一个出来吗?!对了,既然是编,记得编得越唬人效果越好:“……在法国里昂碰上著名的哲学家托儿斯丹的侄子,记得笔者当年读剑桥的时候,就常看他的微博,没想到他也是XXX的车主,赶紧追上他聊了两句,他显然被我的突如其来吓着了,但很快便打开了话匣子,说他这部XXX,是他16部车里面最喜爱的一部,他喜欢她那曼妙的线条,然他想起了父亲的女朋友……”。

还有,切忌在软文中贬低竞争对手,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示威,当然也是最没有威力的。高手,是最懂得自嘲的,拿自己开玩笑,这是内心强大者经营自己魅力的重要手段。只有没本事的家伙,才会张牙舞爪地盯着对手的短板咬着不放。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收视率最高的,便是憨豆先生的那段,全球亿万观众被这傻帽逗得好高兴,有没有想过,英国人的内心该有多么傲慢和强大,敢在这个“展示民族风貌”的大舞台上扣鼻屎?又有谁会因此嘲笑英国人不得体,以为这丢了英国人脸?倒是那个天天都像打鸡血,既要攻打美国本土,又要对哪个不尊敬天降伟人的给予“无情的致命的狠狠打击”,每次听起来都强大得起鸡皮疙瘩思密达,成了国际舞台的谐角。

最后,就是把以上说的各式技巧,都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软文难写好,批评软文不好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没有亲身的经历。《卫斯理》之所以好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倪匡以第一人称撰写文章,让读者身临其境,小说中的主角,在倪匡的脑袋中均有一个甚或多个原型,科幻的情节亦假亦真交织穿梭,经常让读者难辨真假。软文,就应该按照科幻小说来写,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听回来的故事,都拆散,然后根据需要重组成一个新故事,写的人要有代入感,忘记这是主编交给的鸡肋任务,赋予感情,如果你头脑不是发散型的,写不出科幻小说,那写成情书也行!

好吧,我想睡觉了,就此打住,抱歉唠唠叨叨地说多了,也不知道各位看明白我写神马木有。都没关系,有此文,只是因为最近看多了让人想吐的软文,又替本应有地位,而且富含文学价值的软文,沦落到如此凄凉的田地感到伤心,有感而发,想救救她而已。

作者:袁启聪(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 公关部 南部区域媒体中心 公关经理)

原创文章,作者:赛琳娜•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4027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