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网媒为何无缘2015普利策奖?

网媒为何无缘2015普利策奖?
这张标志性的照片是《纽约时报》的自由摄影师丹尼 波拉克(Daniel Berehulak)所拍,也是获奖系列照片之一。照片中的小男孩名叫詹姆斯 多博(James Dorbor),今年只有8岁的他被怀疑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被两位医疗救护人员紧急送往位于利比里亚蒙罗维亚(Monrovia, Liberia)的一家埃博拉医疗中心。(来源:环球图片)

国有三大新闻奖,全部由人名命名,并由大学的新闻学院评选,强调中立和专业。除了久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普利策奖(Pulitzer)外,还有长岛大学的波尔克奖(Polk)、乔治亚大学的皮博迪奖(Peabody)。

普利策奖过去只接受报纸和通讯社的新闻作品,近些年允许网络新闻参评,今年则首次对杂志开放,全部按体裁(如新闻、评论、摄影、漫画等)、方式(调查、解释、特稿等)和属性(如公共服务、突发等)来设立奖项。波尔克奖比较综合,以报纸和通讯社为主,兼顾杂志、广电和网络新闻,按报道主题(如环境、医疗、法治、财经、教育等)来评奖。皮博迪奖则只针对广播电视节目。

今年的普利策奖有哪些看点?

1. 网络媒体全军覆没

和前几年Politico、ProPublic 、Huffington Post等网站大放异彩,连续得奖并斩获重要奖项相比,此次网络媒体的参评作品全军覆没。在全球看好网络新闻、尤其是移动互联媒体的今天,网媒怎么突然受挫?

在和曾任普利策奖评委的哥大新闻学院教授大卫.克莱泰尔(David Klatell)的邮件交流中,他指出尽管普利策奖从2010年起吸收网媒高管担任评委,但绝大多数评委还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高管和新闻院校的教授,他们熟知报纸和通讯社新闻的风格、模式,有丰富的研究、从业经验和成熟的评价标准。但每年并不固定的评委,对网络新闻的认知和接受时有变化,而且网媒在专业主义、权威性方面仍存在问题。

但新闻业界和学界人士仍看好网络新闻,认为此次只是阶段性的调整。“当大家都不买报纸,而是上网或通过手机看新闻时,当报纸在不断关张,或只保留网络版的时候,网媒和纸媒在内容上其实没有什么差别,但它的便捷更胜纸媒,很有可能取而代之。”克莱泰尔教授说。

2. 知名大报惨淡,地方小报风光;美联社一无所获,彭博社异军突起

过去普利策奖多数奖项归几家全国性大报和通讯社所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经常占据半壁江山。单年最多获奖纪录由《纽约时报》保持,在2002年它一家拿下7项大奖。但是近些年随着网络冲击和新闻竞争的加剧,大媒体包袱重重,转型困难。特别是网络时代媒体的扁平化发展,以及技术、公民记者的无处不在,冲击着权威媒体的垂直地位和自上而下的消息发布。

本次普利策奖,《纽约时报》拿到三个奖项,算是保住颜面。而《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分别只拿到一个奖项。号称全球最大的美联社,则一无所获。与此相对的是,《西雅图时报》、《波士顿环球报》、《休斯敦纪事报》、《圣路易斯邮报》、《水牛城新闻报》、《微风日报》(Daily Breeze),这些知名度小的地方性报纸,纷纷摘得相关奖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这份名不见经传,发行量只有8万份的小报,由于在妇女处境和家庭暴力问题上“发人深省”的系列报道,获得了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和美联社的铩羽而归相反,彭博社大出风头,其旗下的《彭博商业周刊》首次参评,就摘得颇见功力的解释性报道奖。该周刊记者Zachary Mider系列报道的选题,正是彭博社的独特领域——揭露大批美国公司逃避税收,立法者和监管者却无力制止的问题。《彭博商业周刊》成为今年唯一非报纸类的获奖者。(该获奖文章中文版已在《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2015年第1期发表)

3. 负面报道绝对主流,揭丑新闻大行其道

和一些国家主流媒体报喜不报忧的“喜鹊新闻”相比,美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团漆黑的“乌鸦新闻”,报道的选材以负面为主,最拿手的则是揭露丑闻的报道。美国新闻界的这一传统自然也会反映在普利策奖的作品当中。据统计,在普利策奖近100年的历史中,获奖作品几乎都属于负面报道。本届也不例外,14个奖项全部都是关于家庭暴力、灾害问责、司法不公、企业避税、教育腐败、特工劣迹、社会骚乱、传染病流行等问题,评论和漫画也是批评和讽刺的基调。

其中最有影响的公共服务奖,揭露了南卡罗来纳州严重、普遍的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问题,呼吁将如何解决家庭暴力致死事件提上国家议程。最见记者功力的调查性报道奖,曝光政治游说导致司法向有钱人倾斜的不公正现象。引起全球关注的国际报道奖,追踪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变化,问责政府防范和救治的不力。两项摄影奖中,专题摄影奖也是关于埃博拉疫情惨状的系列图片,突发摄影奖则是密苏里州弗格森市骚乱令人震惊的一幕幕画面。其他获奖作品也无一例外是揭露和批评,可见负面报道和揭丑新闻始终是普利策奖的主流倾向。

美国新闻界素有揭丑的传统,普利策当年的成功就是先在19世纪末,用耸人听闻的“黄色报业”吸引住读者,再在20世纪初转型为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耙粪运动”。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把不断找麻烦、偏好揭丑新闻的记者比作英国约翰.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里的人物,埋着头拿着粪耙收集污物,而不愿抬头看天主。美国新闻界把这一称呼视作光荣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挥其“耙粪”精神,从美国耙到国际,热衷揭露丑闻和负面的新闻。

“耙粪运动”在监督权力、批判丑恶、呼唤公正和透明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普利策奖从创立伊始就具有揭露丑闻的传统,普利策本人曾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揭丑报道不但没有扰乱美国的社会秩序,反而加强了对舆论监督、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等的追求,这也是总有揭丑新闻获得普利策大奖的社会根源。

4. 战争和暴力新闻下降,社会和灾害问题上升,体现人文关怀

普利策奖不光“丑态毕露”,还“杀气腾腾”,近些年普利策奖的许多报道都和战争与暴力有关。获奖作品从卢旺达到科索沃内战,从阿富汗到伊拉克战争,从911到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甚至当年越战、韩战期间美军虐杀平民的新闻,也会在几十年后重新挖掘,获得调查报道奖。但是由于美国近年来没有卷入新的战事,在击毙本?拉登后,除了恐怖个案,反恐局势总体有所缓减,因此美国媒体开始更多关注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今年普利策奖的许多报道就是关于财富分配、教育、医疗、干旱等主题。

而且除了类似水门事件或马拉松爆炸等负面新闻,普利策奖从来没有关于领导人出访、大会召开、赛事博览会成功举办的作品,绝大多数报道都是和普通人相关、普通人关注的问题。关注普通人命运和生活,引起读者共鸣,进而引起更大的社会反响,是美国媒体选题和报道的重点。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切入点大都很小,民生新闻和公共利益问题占较大比例,体现出对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强烈的人文关怀。

比如今年的突发新闻奖,是关于华盛顿州山体滑坡造成43人死亡的灾难报道。每一个死者都有姓名,有生前身后的故事,灾难的破坏,对生活的怆痛,救援的不力,官员在预警方面的责任等。特稿奖是一系列细腻的作品,讲述了加州中央河谷地区,持续大旱给人们带来的艰难困苦,文字感人,视角多元。

关注普通读者的生活,这和美国媒体的性质、地位和竞争有关。美国主流媒体产权私有,政治上独立于政府,自我定位是公众的看家狗(Watchdog),舆论的代言人。主张维护民众的权利和福祉,以求取悦大众读者,获得市场回报。

 

作者:乔木
来源:搜狐媒体平台

原创文章,作者:美通说传播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1357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