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什么样的视频更加容易被传播?

近日,几段视频在YouTube上像病毒一样蔓延:

视频 1:一个衣着正常的女孩走在纽约的大街上,10小时内被搭讪了100+次。该视频来自非盈利组织Hollaback,旨在反对街头骚扰。

视频 2:一个假装喝醉的女人被各种男人引诱回家,视频很快被疯传。但随后被曝出片中人物都是预先找来扮演的,并非真实发生。

视频 3:一位父亲为病床前奄奄一息的儿子轻声吟唱Blackbird。

三个视频的内容看上去完全不搭界是吧。据Now York Magazine报道,研究人员总结了这些病毒视频一些潜在的共性:

1. 愤怒比悲伤更容易被传播

在《心理科学》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沃顿商学院教授Jona Berger认为在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理性觉醒:高唤醒情绪(如愤怒、搞笑)比低唤醒情绪(如难过、满足)更容易被传播。

“情绪是视频传播的助力。无论是让人们精神紧张,愤怒,还是引起争议,牵动了我们越多的情绪,我们就越会去分享。”Berger说。这三个视频无疑唤起了观众的高唤醒情绪,因而形成了视频的传播。

2. 积极的视频更容易被传播

影响分享行为的除了情绪的强度,还有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在《澳洲营销杂志》2013年的一个试验中,南澳大学的营销研究人员 Karen Nelson-Field选取了800段视频,让28名被试每人观看50段,然后从16个情绪描述词中选择观后感。16个词被按照“高唤醒”还是“低唤醒”,“积极”还是“消极”编码。结果显示,积极的视频比消极的被多分享了30%。

3. 运动的人更容易分享视频

Berger做了一个试验,让一半人慢跑一分钟,一半人坐着不动。然后让他们读一篇中立的新闻,并告知他们可以把它用邮件发给随便什么人。结果显示,运动也会唤起分享行为——慢跑的人里有 75% 选择转发这篇文章,而坐着不动的人里只有33%转发了。

4. 另一个易传播因素是“惊喜”

5.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传播唤醒恐惧或恶心的消息

6. 会激发人们自我认同的视频更易被传播

“人们会被自我验证的欲望驱动,特别是表达自己的身份或集体认同感。”澳洲皇家墨尔本科技研究所的营销研究员Angela Dobele说,以Hollaback视频为例,“分享这个视频是认同她的一种方式。这个活动为志同道合的人们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基础,让他们形成集体的联系。”

来源:17pr

作者:好奇心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杜晟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0293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