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后“脱欧时代”-- 中集车辆全球营运新格局

2016年9月22日,被誉为全球商用车行业风向标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会”正式拉开了帷幕。厂址分别位于英国和比利时的SDC、LAG公司一同参展,其背后却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同一个股东——全球半挂车销量第一的中集车辆集团。

德国汉诺威2016年9月26日电 /美通社/ -- 2016年9月22日,被誉为全球商用车行业风向标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会”正式拉开了帷幕。厂址分别位于英国和比利时的SDC、LAG公司一同参展,其背后却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同一个股东——全球半挂车销量第一的中集车辆集团。

就任数年,尤其近三年来,在中国大陆专用车市场持续萎缩的经济低迷背景之下,中集车辆集团依托欧美、新兴市场国家业务突进,保持了年产销超过10万台专用车的不俗业绩,海外收入占比持续走高。中集车辆集团董事总经理李贵平提出的“全球营运  地方智慧”理念获得业内外广泛共识。

本次展会上,李贵平在“中国日”受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之邀发表了题为《在正在碎片化的全球半挂车市场中转变》的演讲。后“脱欧时代”,全球专用车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集车辆集团董事总经理李贵平在IAA“中国日”发表主题演讲
中集车辆集团董事总经理李贵平在IAA“中国日”发表主题演讲

碎片化的全球市场

今年6月,中集车辆集团对英国市场专用车行业龙头R集团的并购,以9000万英镑创下近年来本行业跨国并购新的记录。时值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的超出预期带来商业行为新的判断。

最新一期美国财富杂志刊发了通用CEO杰克.韦尔奇对全球贸易的论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迹象,所以纯粹靠在一个地方制造产品行销到各个地方去的做法已然很难。或者依靠政府的推动,把产品行销到各个地方,也很难。现在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把工厂开到各个主要的市场,让它本土化。

李贵平对记者表示,近半个世纪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在全球化的蜜月期结束以后,新的“全球运营  地方智慧”应该怎么组织,正引发商界新的思考。

李贵平认为,全球商用车以及半挂车的市场正在碎片化,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具备在全球主流市场实现本土营运的能力。自2013年以来,中集车辆在海外的业务已经从6亿美金上升到现在的12亿美金,这个成果的取得,全部是致力于在当地把业务本土化。

换而言之,未来中集车辆销售的产品,大多数利用数字化的设计,在目标市场本土装配。全球分公司基于集团的全球运营大平台上面的资源各取所需。各个本地化的经营团队会展开完整的产业链条,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作流程,再到产品的销售服务,整条流程都由当地的管理团队来进行。

李贵平透露,碎片化的市场意味着未来在主要市场的投资会加强,而不是减弱,生产流程也会迁移,国际间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进而全球客户将享受到更为优质和便利的服务。

相对而言,在这一变化的背后,包括中集车辆集团在内的跨国企业将为此大幅提高成本。

“生产本地化会推高生产集中化的成本,作为企业来说,要想办法找到增值点。如果给客户带来的满意度更高了,服务更好了,适当提高售价,这也是解决中国企业对于输出商品廉价化、低劣化的有效途径,此其一,”李贵平说,其二,本地化也会孵化“产品中国化、服务本地化、金融本地化”,这一更高附加值的商业模式。

中欧互动 

在中集车辆的掌舵人李贵平看来,探索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以及实现股东利益较大化,是其肩负的市场化使命。

以中集车辆为例,这间来自于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了独特的全球竞争优势。“我们有三个法宝,一是全球供应链,二是跨界设计,三是跨洋制造。另外就是倒过来,从全球新并购企业吸收相应的氧分,这是双车道。”李贵平说。

2014及2015年,中集车辆集团旗下欧洲企业LAG与国内企业扬州通华紧密合作,基于“欧洲设计、中国制造”的新型铝合金油罐车叩开了中东沙特市场的大门,并一举占领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成为该地区主要装备供应商。

这两家企业如何形成互动的?

“LAG向扬州通华贡献了依据欧洲标准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来帮助其提升产品品质和能力,帮助通华在沙特市场赢得了订单,也赢得了利润。反过来,扬州通华利用本身制造罐体方面的优势,10倍于LAG产能的生产规模,在跨洋制造上反哺LAG这其中不是无偿劳动,全部是建立在有偿契约的基础上,亲兄弟明算账。”李贵平解读说。

而所谓跨界设计,就是把欧洲设计的元素和标准带到中国,对扬州通华已有的制造流程进行优化,使原来相对落后的产品平台得到升级,并产生更多的价值。

全球营运  地方智慧

基于过去三年中国经济所显露出的下降态势,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对装备需求所表现出的负增长趋势,中集车辆集团在面对中国市场持续低迷的压力下,沉稳应对,积极向海外市场扩张,从而实现了逆势而强,凸显了“全球营运、地方智慧”经营理念的魅力。

“全球营运、地方智慧”,简而言之,“全球运营是要靠地方智慧来支撑”。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设厂,需要建立当地营运管理能力和销售服务能力,这是第一层直观含义。二是“地方智慧”还包括聘请细分市场中专家型的经营管理人员,形成强有力的外籍员工团队。

“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点,你必须找到在细分市场、细分业务里的顶尖高手,才能使中国企业在当地站住脚,扎下根。否则你只解决了地方,没有解决智慧,这个实际上挑战巨大。而且这一道理对于中国市场同样适用。”李贵平说,此外,还必须建立统一在中集车辆这个全球半挂车运营体旗下的共同事业,使大家有归属感。

事实上,优秀的公司业绩验证了这一理念。

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中集车辆集团的专用车总销量分别达到了10.29万辆、11.53万辆和11.39万辆,分别录得总营业收入20.8亿美元、22.6亿美元及21.3亿美元。目前,已有50%以上的半挂车产品行销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主流市场,以及中东、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并为全球知名的海运公司、租赁公司及物流公司,包括丹麦MAERSK马士基船公司、美国J.B.Hunt、Schneider 施耐德、TRAC Intermodal和沙特ZAHID、新加坡PSA船运公司等,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半挂车装备。

往绩期间,中集车辆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建设的方式,整合全球行业资源,已建立起覆盖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中东以及中国大陆等区域的25个生产基地,合计年产能达20万辆,并于全球45个国家中设有600余个销售网点。

蓄势待发资本市场

发轫于中国深圳的中集集团一贯被视为高度市场化、高度国际化的典型代表。随着集装箱业务全球第一地位的稳固,早在1999年,关于业务多元化——进入专用车行业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开始布局。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中集车辆集团在北美的业务己趋稳定,总营业收入己超过7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因对当地的竞争对手具备产品成本和产品多样性的明显优势,成长迅速,盈利贡献好。欧洲业务虽然正在经受调整的阵痛,但在全球营运体系的支持下,未来三年的持续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中国业务在经历了三年的优化,目前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随着国内工厂逐步接纳并消化第三代半挂车技术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中集车辆在中国半挂车市场也将迎来再一次的增长浪潮。

一边是业务突进狂飙,一边是碎片化市场对本土化提出新的要求,建立未来融资渠道,支撑全球运营的可持续增长迫在眉睫。

2016年初,酝酿已久的中集车辆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融资计划顺利完成。上海太富祥中、深圳南山大成、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分别增资占中集车辆股本的16.822%、1.544%、0.929%,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集车辆管理层持股公司增资占比达1.544%。

增资之后,中集车辆集团构建起多元而又平衡的、具有一定集中度、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新模式,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促进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提升。

市场分析认为,全球化发展是中集车辆未来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中国在全球制造领域的独特优势,通过全球营运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必然选择。中集车辆高层表示,通过对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入,可让中集车辆获得充沛的资金优势,透过并购或其他合作模式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渗透拓展,强化未来中集车辆全球战略布局,将使公司的全球化营运以及战略决策和战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

而这种布局,也为中集车辆的未来发展空间提供了无限想象。

消息来源: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旅报
微信公众号“全球旅报”发布最新的全球旅游产业、OTA(在线旅游)、航空公司、飞机制造、酒店行业最新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关键词: 汽车 运输业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