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艾诚:一个女人的三年,艾诚的三本书和书里的三十个人

2017-08-01 17:37

采访、出书、采访、出书、采访、出书……

这是艾诚创业以来,每年要做的事情。在这个唯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社会,这似乎略显“偏执”。

“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艾诚有偏执的性格,连穿裙子是这样,做顶级人物访谈也是一样,一个“艾问人物”,垂直打穿了一个人物媒体品类,而且问的问题,直击创新精神、创富法则。”在为《创业不死法则》作序时,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如此评价艾诚。

2014年,艾问出品 《奋斗是一种信仰》,从王中军画给太太的油画说起…

很多企业家将采访地点定在公司,王中军邀请我到他家做客,采访地点安排在他北京的有花园有画室的豪宅里。

我们到达他家里的那一刻,他刚刚完成一幅给太太的油画。

这位颇有艺术家气质的企业家提起自己的“发家史”,显得云淡风轻,“华谊兄弟为什么会成功?我也不知道,也许是祖宗保佑吧。”

尽管华谊兄弟开创了娱乐大时代,但是发展中也面临着矛盾。比如电影的艺术创作属性和娱乐公司的工业化生产要求间的冲突。对此,他认为华谊兄弟要去电影化和国际化。围绕着电影产业在另外的领域创造一些奇迹,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对娱乐产业的洞察,“兄弟会”精神是他带领华谊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原因。饭桌、俱乐部、画室,是他经常和朋友们聚会的地方。很多的合作也在谈笑间达成。

每天睡到上午十一点,中午抽抽雪茄,下午去画室。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是不切实际的生活状态。而他恰恰在这种慵懒、随性的生活中,搭建了华谊兄弟这座城池。

(王中军、董明珠、刘永好、俞敏洪、马蔚华、宋志平更多人生底色,详情参阅《奋斗是一种信仰》)

奋斗是一种信仰

2014年,艾诚开始了“记录时代人物”的第一年。

她有着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求学经历,中央电视台、世界银行的工作经验,也有着“海龟”的“通病”,比如骄傲、迷惘和无所畏惧。

此时,资本市场火爆,国家鼓励创业。在上海嘉定区,一家“艾问传媒”的企业悄然诞生。

在艾问的第一年,创始人立下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围绕商业世界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全球范围专访至少十位最合适的人物,以纪录片形式呈现问题的真相,再以笔墨的方式沉淀成书。

第一年,她一口气拜访了中国十个行业的十位商界领袖,著成《奋斗是一种信仰》。

问:创业后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艾诚:我认为创业是一场修行,在实习和工作阶段我已经更了解自己,创业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到“我被需要做什么”,跨越到“我们想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以及“我们被需要做什么”。

问:年轻人应该求职还是创业,你的建议是什么?
艾诚: 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国内还是国外工作、是创业还是做一个职业经理人,都需要把职场当做创业。你自己就是创业最重要的产品。投资时间、精力、热情,回报是薪水、社会尊重和成就感。我认为正确的职场观就是创业观,要不停的提供具有创新价值的东西。其次,要找到自己的专长,把时间投在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自然就能得到最大的财富回报和价值回报。

问:关于《奋斗是一种信仰》,你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艾诚:以奋斗的方式过一生,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的精彩,在别人的世界里活的宽容。

艾诚

2015年,艾问出品《创业的常识》,从拒绝镜头的高瓴资本张磊的办公室拍起…

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他一向低调,基本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在媒体上仅有的几次曝光,也是关于求学、从师以及向耶鲁大学捐赠的事迹。在腾讯和京东互换股份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发生以后,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幕后推手。

张磊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奉行“和高质量的人花足够的时间,做高质量的事情”的投资理念。在他看来,伟大的创业者成就的是事业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就自身的名气以及积累财富。

很多投资人喜欢在办公室摆满获奖照片,但是张磊的办公室质朴大气,几乎随处可见家人的照片,还有一些他爱好的体育用品,比如滑板。

对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敬畏,让他与众不同,也让我们感受到些许震撼。

(徐新、李开复、徐小平、周逵、蔡文胜、汪潮涌等顶级投资人的故事,详情请参阅《创业的常识》

创业的常识

2015年,创业成为了一种风潮。

无数青年被裹挟前行。没创业的人们奔向创业,创业的人不断创新迭代。

然而,商业社会瞬息万变,创投圈悄然起了变化。资本口袋残忍而现实的收紧,蜂拥而至的生与死。

这是一个梦想、激情中夹杂着焦虑、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

很多人在奔跑的脚步中,忙着接收新词汇、新规则,忙着小步迭代、试错快跑。却忘了创业的常识。“创业的世界会好吗?我们如何应对?”艾诚问自己。

在这年,艾诚采访了十位顶级投资人,让他们用理性和良心回答什么是《创业的常识》?

问:2015年创业风潮来袭。你做《创业的常识》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艾诚:资本潮涌、创业疯狂,曾经逐利的投资人一度被标榜为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创业导师,而我觉得喧嚣之中更应该回归平静,我采访了徐小平、贺志强、张磊等顶级的投资人,希望他们能用理性和良心给疯狂的创业者们多一些智慧和敬畏。

问: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能够提供给创业者的借鉴有什么?
艾诚:创业到底是为什么?拥有伟大的梦想?产生一家伟大的公司?创业,说直白了,就是赚钱;投资说直白了,就是用钱赚钱。至于初心,有人是为了养家糊口,有人是为了颠覆世界。你开一家花店、画廊,甚至走街串巷只图小富而安也是创业,你一路披荆斩棘以杀破狼的气势到纳斯达克敲钟是创业,这二者相比,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然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成为一种精神,绝对不可成为一种运动。我们期盼中国可以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但我们不希望看到,曾经寄予厚望的弄潮儿,原来只不过是在裸泳。

问:一句话介绍创业的常识?
艾诚:成事儿得靠常识,什么是创业的常识?喧嚣之后,回归平静,疯狂之外,专注本质。

艾诚

2016年艾问出品的第三本书,《创业不死法则》,从陈年破败的办公室聊起…

这是《创业不死法则》拜访的第一位受访嘉宾,陈年比我们想象的略显沧桑,但是当他拿起一件衬衣时,瞬间年轻了起来。

眉眼中带笑,一边说一边比划,“你看这袖口,拿褶是讲究的……”如今的他,俨然一个产品专家。

“一路走来,你所经历创业最大的坑是什么?”

“规模!也可以说是虚荣和贪婪。”陈年回答。

在艾问人物的镜头前,陈年的坦诚让人动容,“我犯了错误,我改,凡客没有死,要从头开始。”

凡客诚品的由盛及衰让人唏嘘。办公地点由北京磁器口的豪华办公区搬到南五环外的亦庄,员工从最多时的一万三千人缩减到如今的一百六十多人。

经历了盲目扩张和多品类的坑,陈年如今把重点放在产品上来。或者说对于凡客诚品,陈年从没放弃。

创业对他来说,开始是上瘾,后来是责任,再后来认识到是命运。这个马上到知天命年龄的文艺青年,认为凡客是他的命运,只要拿出更多的、好的产品给用户,它就会一直持续的活下去。而活着就是它的价值。

也许陈年会重领凡客再创辉煌,也许他会被时代、技术或者更年轻的“陈年”们淘汰。无论哪种情况,他一直狂奔在救赎产品的路上。

这是一个男人的倔强还是一个创业者的坚持?已然分不清,但大气洒脱间,他是个英雄。

(近百个中国不死案例故事,详情请参阅《创业不死法则》)

创业不死法则

2016年,艾诚坚持“记录时代人物”的第三年,打破砂锅问到底企业“如何不死”?

靠提问,她登上了“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30人青年领袖榜”;靠观察,受邀成为赛富亚洲基金最年轻的投资合伙人;靠坚持,艾问人物日臻专业和壮大。但是,对话的人物越多,她越是芒刺在背。

如何面对九死一生,如何真正创新和创富,艾问人物的团队有着越来越深刻的体会。伪需求、乱烧钱、团队内讧、竞争惨烈、产品糟糕、资本博弈、错失风口、政策风险、创始人放弃、战略失误……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让企业瞬间“尸骨无存”。

商业江湖中有没有基业长青的神话?盛衰之间有没有不死法则?成王败寇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如果死亡是必然,那么如何才能活的性感?

为了追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她带领团队近距离探访了十位出生入死的顶级创客,将采访精髓集结成了《创业不死法则》。

问:中国人比较忌讳谈论失败,这是不是迄今为止艾问出品的三季节目和图书中,难度最大的一期?
艾诚:2016年,我得罪了很多人。为了寻找创业不死法则,我如同苦行僧般寻访合适的受访者。在年初的时候,我认为,能够提供不死法则答案的十位嘉宾必定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创业者。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只有出生入死过的人才有资格说不死。

所谓顶级创客,是“坚持信念的平凡人”。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卓越的创业者,坚持自己的初心,缔造了伟大的事业。其次,他曾经出生入死,必须搞砸过什么。他们最重要的核心特征是懂得坚持。历经多重磨砺,却初心不改,执着于创客的身份,并毫不吝啬地讲述生与死。

问:探寻创业不死法则时,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艾诚:创业者的泰然与焦虑、自信与自省、大胆冒进与战战兢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断旋转,但终归逃不出生与死的对决。

投资人砸下真金白银“执迷不悟”地支持创业,也因旁观保持距离而能一针见血点出创业者的软肋。“万物皆有裂缝处,那是光射进来的地方”,创业之路再多舛,创业之坑再密布,光也依然存在,也依然有人肯相信并追逐光。

问:如何看待创业不死法则?
艾诚:向死而生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也是运行企业时的必需之举。因此,“不死”比“发达”更应该引起创始人的重视。

创业不死法则

岁月流转中,2017年艾问人物步入了第四个年头,主题是,从时代巨变中寻找岿然不变的人物

艾诚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第四季节目和图书的创作,他们可能是谁呢?
1. 马化腾 不变的连接
2. 马云 不变的生意
3. 李彦宏 不变的简单可依赖
4. 任正非 不变的改良客户满意度
5. 王健林 不变的资产
6. Elon Musk 不变的创新
7. 小野二郎 不变的匠心
8. JK Rowling 不变的魔法
9. Larry Page 不变的智慧
10.Warren Buffett 不变的价值

“我是大时代下的一个小人物,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通过问答来记录时代人物,探索创新精神,传播创富法则,那么我这个小人物也做了一件大事儿。”

在艾诚看来,这世间每件被传扬的事儿、被留存的物件、被敬仰的人,何尝不是“偏执”的结果。

消息来源: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