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var content_array=["

(黄晓军简介)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病专家<\/b><\/span><\/p> \n

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亚太血液联盟常委会主任、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八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及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常委会委员。<\/p> \n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国自然“杰青”、重点项目等国家课题;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 论文320余篇,包括New Engl J Med(2篇)、Lancet Oncol (1篇)、J Clin Oncol(2篇)、Blood(11篇)、Leukemia(7篇)、BBMT和BMT(72篇),入选2014-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移植领域的相关成果被美国、英国骨髓移植协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共28项国际指南或共识引用;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p> \n

任《中华血液学杂志》总编辑、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影响因子5.8)副主编,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影响因子6.2)副主编, Chin Med J (Engl)副主编, Annals of Hematology高级编委;Blood,BMT及Blood Reviews的Editorial Board。牵头制定10个血液病相关指南;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生53名,硕士生9名,北京市拔尖人才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省级突贡专家1名。<\/p> \n

《黄晓军:大医生之路》精彩摘录<\/span><\/b><\/p> \n

<\/span><\/b>黄晓军鼓励他们:“既然把你们放在重要岗位上,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要不断给自己塑形,形成自己的特色。一群努力的、优秀的人聚在一起,同舟共济,才会形成一个团队伟大的力量。”<\/i><\/p> \n

“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现在知识太多了,你需要挑选、聚焦,这就更加需要主动学习。”黄晓军说。<\/i><\/p> \n

在黄晓军看来,青年医生首先要成为知识丰富、逻辑能力强的“匠人”,能用现有的医学知识、人文精神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然后才有可能向解决未知问题的“医学家”迈步。<\/i> <\/p> \n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0913\/2236820-1-a<\/a>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0913\/2236820-1-b<\/a>
图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0913\/2236820-1-c<\/a> <\/p>"]; $("#dvExtra").html(content_array[0]);})();